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张依雯 卢 杰
本周,由嘉兴市南湖晚报小记者协会联合嘉兴市邮政分公司主办的“小记者·大课堂”公益讲座活动圆满举行。活动特别邀请到《课堂内外》杂志社主编谌莉,分别走进清华附中嘉兴学校、嘉兴市三水湾小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秀洲外国语学校、嘉兴市文贤学校东校区、嘉兴市实验小学科技城校区、南湖区大桥镇中心小学、凤桥镇中心小学、余新镇中心小学等多所学校,为小记者们带来了一系列妙趣横生且实用的写作交流讲座,受到了小记者们的热烈欢迎。
课堂上,谌老师以独特的方式开启写作之旅。她巧妙地选取小学生投稿作品《龟速打印机》《天天“折腾”的“天天跳绳”》作为切入点,通过幽默风趣的解析,引导小记者们从日常小事中挖掘趣味和深意。“打印机像拄拐杖的老爷爷”,这样充满童趣的比喻,不仅让同学们忍俊不禁,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观察生活细节的重要性。同学们笑声连连,在欢乐的氛围中领悟写作的窍门。
谌老师将写作技巧融入“真实的体验”“灵动的感悟”“新鲜的表达”三大板块。她指出,真实的体验是写作的基石,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灵动的感悟则要求小记者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赋予平凡事物独特的意义;新鲜的表达是让文章脱颖而出的关键,鼓励大家运用富有个性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在“学技法”环节,谌老师以独特的“选品计”写作方法,带领同学们开启写作新旅程。以“步骤三:分步学习妙计”板块为例,谌老师详细阐释了“选品计”的具体操作。第一步,引导学生确定商品大类。比如,当以饮料为例时,她巧妙地启发同学们将饮料的特点与人物特点相关联,如“用果汁饮料的丰富口感对应性格丰富的人”,让写作选材瞬间充满新意。第二步,提炼品类特点。她教导同学们从众多商品中挖掘独特之处,像“碳酸饮料的气泡带来的刺激感”,可以转化为写作中的亮点元素,为文章增添别样魅力。
整个讲座过程中,小记者们全神贯注,积极参与互动。不少同学在听讲过程中,认真做着笔记,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写作技巧。在提问环节,小记者们踊跃举手,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此次“小记者·大课堂”写作交流讲座的成功举办,为小记者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写作之门。小记者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写作技巧,更激发了对写作的热爱。未来南湖晚报小记者协会将继续举办此类公益讲座活动,邀请更多业内专家走进校园,为小记者们提供更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助力他们在写作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