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蔡舒安 潘钰鑫
城市发展,不仅要抓好建设,更要抓好管理。前天上午,嘉兴召开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会议暨建筑垃圾处置和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聚焦市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制约城市环卫事业发展的短板弱项,按下精细化管理“加速键”。
为“关键小事”努力
全市160多家机关事业单位、8000多个错时共享停车位已对外开放,“活”起来的车位让“开车十分钟,停车半小时”的尴尬越来越少;市区240余处便民摊位的设置,让邻里生活更加便捷,为城市再添“烟火气”……
一座城市,三分靠建、七分靠管。今年初以来,嘉兴锚定“井然有序、干净整洁、精致精美”的目标定位,紧扣建强主城区“三张清单”项目任务,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推动城市环境品质和治理效能双提升。
今年“五一”期间,在嘉兴市行政中心外围的南湖市民广场上,车辆停得满满当当,一眼望不到头。这些车辆中,不仅有来自长三角周边城市的,也有“湘A”“豫N”“津H”等跨越千里而来的。
曾经,停车难是“老大难”,每到节假日更是如此。今年,嘉兴决定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机关事业单位错时共享车位1万个以上。截至上周,全市已开放单位累计停车40065辆次,其中,“五一”期间停车9058辆次。这项民生实事让停车资源供需双方实现良性循环和双向共赢,有效保障了市民游客的出行便利,实实在在解决停车“烦心事”“揪心事”。
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要坚持人民至上。此前,嘉兴市中医医院内部停车位长期紧张,给管理带来了不小难度。通过一系列改造提升,医院新增停车位200个,有效缓解了市民“看病停车难”的问题。
今年,嘉兴还将围绕体制改革、停车立法、规范执法等重点任务,科学谋划“十五五”城市精细化管理专项规划,加快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攻坚提升垃圾治理质效
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治理对提升城市整体运行效能与环境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嘉兴以专项治理行动为抓手,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建筑垃圾治理工作。
AI智能机器人睁大“眼睛”,对垃圾分类进行智能实时引导;定时定车定点定线的“公交式”精细化收运模式,让生活垃圾坐上“专线”,已覆盖全市1867条主次干道道路沿线;全自动、无接触,垃圾分类智能自动换桶设备从根本上解决垃圾满溢问题……目前,全市居民小区基本全部实现源头投放可追溯、可计量,建筑垃圾处理方案备案率达100%、电子转移联单覆盖率达98%以上、综合利用率达97%以上。
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已从市民日常生活延伸到餐饮、快递运输等行业。嘉兴不少餐饮企业推出“小份菜”“半份菜”等服务;在快递行业建成11家绿色网点和2家绿色分拨中心,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同时,外防内控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违法行为,倒逼治理质量提升,根据各行各业的不同特点精准施策,形成了良好的绿色低碳生活氛围。
嘉兴将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数字赋能、强化宣传引导,加强源头减量和闭环管控,构建建筑垃圾治理新格局,全链条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比如加快出台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专项扶持政策、建立建筑垃圾跨区域协同处置与生态补偿机制等,进一步提升监督管理质效,形成多方共治格局,努力提升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综合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