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乔 欣
在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座谈现场,党员与群众共商法规修订;
在乡村振兴帮扶村的田间地头,监督调研组用方言讲解法律知识;
在代表联络站的议事厅里,党建联建活动架起民意沟通桥梁。
……
一个个鲜活场景,正是省人大监察司法委党支部深耕党建“责任田”、激活履职“新动能”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省人大监察司法委党支部坚持以政治建设为核心,创新“引、建、严、融”四字工作法,全力推进“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四强”党支部建设,让党建工作成为推动业务发展的“红色引擎”。
“要想工作有成效,方式方法很重要”。为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省人大监察司法委党支部依托“小板凳课堂”党建品牌,每月开展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学习,突出“精准实”和“小快灵”,围绕监察司法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头脑风暴”;同时,创新开展党建工作“动态管理、分项负责、专人跟进、定期轮换”办法,不断提高党员履职能力。
数据是工作成效的直观体现。截至目前,在公益诉讼、未成年人检察和民事审判等专项监督过程中,省人大监察司法委党支部党员带头深入8个市(州)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40余场,收集意见建议300余条,真正实现了“让人大监督处处彰显着民意”。
“我们坚持以党建引领业务,通过‘党建+调研’‘党建+监督’等模式,把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到基层一线,把组织生活融入到立法监督实践中。”省人大监察司法委党支部书记卫强介绍,支部常态化组织党员、委员和专业代表小组开展专题调研和代表视察等活动,并将普法宣讲、支部联建贯穿其中,既保障了代表依法履职,又有力推动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
“‘四强’建设让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彰显,有效为人大监察司法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省人大代表、省人大监察司法委员会委员卓玛措点赞道。在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八宝镇麻拉河村,当地党员对支部联建活动也一致认可:“省人大监察司法委党支部通过联建共建,把党的政策和法治理念送到村里、送到我们身边,实实在在助力了乡村振兴。”
从“监督+普法”到“立法+宣讲”,从“高原代表看司法”到跨支部联建,省人大监察司法委党支部持续拓展“党建+”内涵。在一次次基层实践中,大家既锤炼了党性,又提升了业务能力,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双提升。
站在新起点,省人大监察司法委党支部成员一致表示,将继续以“四强”建设为抓手,以更实举措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强力量,让党旗在履职一线高高飘扬。
上一篇:蓉城少年 绿茵逐梦
下一篇:进一步规范工伤保险协议机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