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报道组 方晓璐 通讯员 赖建恩) 清洗、配菜、炒制……昨日,笔者走进开化县第一初级中学食堂就餐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块2平方米见方的电子大屏幕,上面实时直播后厨的一举一动。这是该校数字赋能打造“阳光食堂”的举措之一。
近年来,开化县以“互联网+明厨亮灶”打造学校“阳光食堂”,守护校园“舌尖上的安全”,让家长安心、学生舒心、社会放心。
“学校每餐要接纳2000余人次,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开化县第一初级中学校长张有为介绍,学校食堂切配间、烹饪间、消毒间安装有24小时运转的高清摄像头,食材验收、入库、出库、加工等每一个环节都暴露在“阳光”下,监管部门和食堂管理者可以通过“众食安”平台实时查看后厨动态,真正实现“食材来源可溯、操作过程可视、安全风险可控”。
食材验收是校园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学校食堂配置了智能电子磅秤,所有数据会上传至覆盖开化县各所学校的“天下良仓”数字化食品安全监测平台。“后台自动将所收食材和当日菜单比对,一旦发现与菜单不符,会立刻发出预警信息,有效杜绝了人为修改数据的可能。”张有为说,上秤之前,由学校值班领导、校监会成员、学生家长代表和食堂工作人员组成的验菜团队,在数字设备监督下对食材的新鲜度、清洁度、有无病害等情况进行仔细检查。
学校还在公众号上推送每周菜谱,家长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饮食情况,学校也会根据家长和学生的意见更改菜谱,提升学生用餐幸福感。
“今年来,开化县43家中小学食堂更新了‘阳光食堂’显示屏、监控探头等设施设备。”开化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数字技术应用,以科技手段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