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广网
近年来,撸猫撸狗成为潮流,宠物经济持续升温,但宠物交易出现的消费陷阱也愈演愈烈。当买主满心欢喜地将在宠物店挑选的小动物带回家后,却发现它们染有疾病,不得不花费数千元救治,即便花钱救治,有的宠物甚至活不到一周。要求店主退款时却被拒绝,消费者遭遇维权难。
那些在售卖时看似健康,但在购买后极短时间内便出现严重健康问题甚至死亡的幼猫幼狗,在业内被称为“星期宠”。宠物经济爆发式增长的同时,逐步暴露出的问题该如何监管?
花3900元买宠物狗
刚到家就抽搐、拉肚子……
今年5月1日,湖南岳阳的陈女士在某短视频平台花3900元买了一只宠物狗。从辽宁鞍山快递到家后,这只狗陆续出现抽搐、拉肚子、精神萎靡等症状,送到宠物医院进行系统检测后被告知狗染有疾病。陈女士说:“我买回来后就陆续出现问题,到医院检测之后,结果呈现冠状阳性、细小弱阳。商家的意思是,它是一条生命,要我去救治它,但是宠物医生明确跟我说,狗狗才两个月,救治的话要大几千,只有50%的存活率。”
陈女士的交易记录
陈女士说,宠物狗买回家后,仅带狗看病吃药就已经花了近2000元。她要求商家要么退款要么换只狗,但被商家拒绝。“他(商家)不承认他的狗有问题,说是我喂养有问题。但是直播间当时直播的时候,我们付款之前他也说了,15天之内,狗有任何犬瘟、细小、冠状疾病都包赔,问题是收货之后他不承认了。”
陈女士向商家申请退款的截图大量消费者买到“星期狗”
投诉商家却陷入维权难
今年4月,安徽阜阳的刘先生也是在社交平台的直播间花2000多元买了一只宠物狗,快递到家不到一星期,这只狗就患病死亡。这期间,刘先生给狗看病打针花了540元,再找商家,对方的态度十分敷衍,既不补发新狗,也不退款。
“从网上买的,到家之后检测出狗的血样有问题,养了6天就死了。这只狗,说是两个多月的,到家第二天就有了症状,开始没有精神、不吃饭、拉稀。”刘先生说。
刘先生在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上的投诉
记者搜索黑猫投诉发现,有大量消费者反映在社交平台或者网购平台买到“星期狗”,投诉商家却陷入维权难。上海是国内宠物经济和宠物消费重镇。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唐健盛告诉记者,近年来宠物消费领域的投诉居高不下。他说:“宠物消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一些短板和缺失,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宠物不是标准化产品,因此在交易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很多相配套的规范和标准,但是这些规范、标准都针对的是标准化产品,而宠物消费没有这方面的标准,也没有这方面的检测方法。不法商家很容易通过信息不对称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是宠物消费当中最突出的问题。”
记者搜索相关消费维权案例注意到,多地消费者维权无果,即使起诉,也只作为民事纠纷处理,难以对涉事宠物店形成有力惩处。
有宠物卖家团伙被以诈骗判刑
今年3月,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公开披露了一起宠物交易案件,涉事的多家宠物店因售卖“星期宠”等一系列违法行为,12人犯诈骗罪、寻衅滋事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到十四年不等的刑罚。闵行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王明森介绍,这几家涉事的宠物门店都是同一个犯罪团伙开设的。“犯罪人白某等人先是在浦东新区注册了九命猫宠物销售公司销售宠物,因为发生了大量的消费纠纷,之后就将经营门店从浦东转移到了闵行区,又成立了玖只喵和冠柯宠物店继续销售宠物猫狗,因为门店销售的宠物猫狗仍然存在质量问题,又引发了大量消费维权。在消费者选购宠物的时候,店内的销售人员就会通过话术诱骗消费者来购买患病的宠物。”
不仅如此,不法商家还通过各种话术诱骗消费者购买宠物套餐。王明森介绍:“消费者除了会被诱骗购买这些猫狗,还会被诱骗高价购买包含不合格饲料在内的宠物套餐,店员还会以假疫苗冒充真疫苗给宠物接种,收取高额接种费,最后还会办理假的猫证、狗证,其实只是一个电子芯片,芯片只能查询这个宠物是在这个店里买的,但是和公安机关所制发的养犬证不同,他们偷换概念,谎称电子芯片是猫证和狗证。消费者在购买这些宠物之后,有的当天就出现呕吐、腹泻,甚至死亡的情况。”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欧阳铭怡表示,此案属于新型、疑难的刑事民事交织案件,之前各地类似案件都是以行政处罚为主,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刑事处理的先例。
“行为性质认定比较难,被告人的行为到底属于民事合同纠纷还是刑事诈骗,存在一定的争议。证据收集比较困难,因为本案交易的对象比较特殊,是活体宠物交易,宠物的健康状态以及疾病都很难在购买时确定,并且在购买宠物以后会有运输过程,还有饲养,在运输、饲养过程中发生变化,都会导致我们难以固定证据。”欧阳铭怡说。
此案为何被定义为刑事诈骗?据了解,宠物店是否在明知宠物感染致死率极高的传染病的情况下,还要售卖给消费者,是在取证环节中证明涉事宠物店的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的关键。
王明森解释:“他所销售的宠物量和他的纠纷率基本达到了1:1的程度,纠纷量非常大,不是偶发的消费纠纷。宠物是从东北那边运过来的,根据店员供述,他们都是去当地农村挑选那些很便宜的狗,品相、健康都不论。”
检察机关认为,司法部门首次将长期受到诟病的“星期宠”交易作为刑事犯罪进行打击,这一做法会对后续国内类似案件的办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欧阳铭怡说:“玖只喵案件充分揭露了‘星期宠’黑色产业链的运作模式,即低价收购病宠,伪造健康证明,再高价出售并捆绑销售高价服务,案件的成功办理不仅是对不法商贩的严厉打击,更是对整个宠物行业的警示。”
据了解,中国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正在制定宠物交易的行业标准,尤其是针对线上交易、宠物运输等规范,以解决“星期宠”售后责任不清等核心问题。此外,行业协会也注意到宠物疫苗很容易造假,且全国缺乏统一的查询平台。因此,在制定标准时,他们建议在交易时不仅要检查宠物是否接种疫苗,还要检查宠物的抗体检测结果。
欧阳铭怡也建议,目前我国针对活体宠物的交易,在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空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要明确监管部门、行业内各主体的责任。“建立全流程监管体系,包括源头管控、销售过程中的监管以及售后追踪、溯源;建立宠物销售行业的‘黑名单’,对于投诉量大、多次检查不合格的商家列入从业‘黑名单’,防止其通过更换注册信息、迁移店铺地址等方式继续欺骗消费者。”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孙莹)、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