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安部新闻传媒
近日,浙江省余姚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响起一阵急促的铃声,电话那头传来一位母亲的哭喊:“警察同志,我的孩子喝了农药,我们正往人民医院赶,请帮帮我们!”接警员迅速确定报警人的位置,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救援行动就此展开。
余姚市公安局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情报指挥中心迅速规划最优路线,依托智慧交管系统实时调整交通信号灯,为送医车辆开启全程绿波带,并同步调度泗门派出所、交警大队等多方力量联动救援。执勤铁骑队员胡杰挺、郑嘉琳接到指令后,立即向送医车辆方向赶去。与此同时,泗门派出所民警紧急联系医院开通绿色急救通道,确保幼童到达医院后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很快,胡杰挺和郑嘉琳在城东路与胜新线交叉口发现送医车辆,他们立刻一前一后护送车辆前往医院。胡杰挺用扩音器反复呼喊:“前方车辆请避让!车上有危重病人!”伴随着民警的嘶吼声,沿途车辆纷纷避让。一路上,警灯闪烁,警笛呼啸,原本需要30分钟的路程,仅用8分钟便抵达医院。
到达医院后,胡杰挺将面色发青的幼童从车上抱下,飞奔向急诊室。“孩子交给我们吧!”早已准备好的医护团队立即按计划实施抢救措施。经抢救,孩子终于脱离危险。医生感慨道:“如果再晚几分钟到医院,后果不堪设想。”两名民警松了一口气,警服早已被汗水浸透。民警事后了解到,孩子今年3岁,误将塑料瓶内的农药当作饮料服下。
这场教科书式的救援背后,是余姚市公安局应急响应机制的成熟运作:接警到出警的快速响应、动态调整绿波带系统、铁骑队员高效护航……“民警的‘咆哮救援’太帅了。”一位驾驶人在社交媒体上留言。网友在救援视频下纷纷点赞留言:“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感谢人民警察。”(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谢佳 通讯员史杰柯 胡意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