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周伟达 通讯员 邵 帅 徐愫妍
本报讯 “秦山科技公司碳-14产品的上市,彻底打破进口依赖!”昨天,浙江爱索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庆富作为国产碳-14同位素首批客户激动地说。当天,我国核技术应用领域迎来里程碑时刻——首批商用堆产碳-14同位素从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秦山核电基地正式供应市场。
该产品是我国首个同位素生产技术品牌“和福一号”诞生后的首批量产成果,标志着我国碳-14同位素实现了从自主研发、自主生产到市场化供应的全产业链贯通。“和福一号”品牌的问世,不仅是中国核工业科技创新的成果,更诠释了“核技载道、福泽苍生”的核技术应用理念。“这是中国核电‘战新产业’继核能供暖、供汽后再次厚积薄发,在核技术应用领域提供了新的‘中核方案’。”中国核电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邹正宇满怀自豪道。
碳-14是幽门螺杆菌检测、新药研发及环境监测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放射性同位素。长期以来,我国碳-14供应严重依赖进口,而全球仅有少数国家掌握量产技术。2021年6月,国家发布《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对建立稳定自主医用同位素供应保障体系,加快医用同位素产业发展提出具体要求。
秦山核电依托我国唯一商用重水堆机组,在国家原子能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自2019年起联合中国同辐、中核北方、上海核工院等单位自主研发,成功突破商用堆辐照生产碳-14的技术壁垒。2022年4月,全球首批商用堆碳-14辐照生产靶件入堆;2024年4月,完成辐照的碳-14靶件从重水堆机组中成功抽出;经过提纯加工,首批符合质量标准的碳-14产品完成生产检测,预计年产量能够完全覆盖国内市场需求。
今年,全球核技术应用产业规模预计将突破1万亿美元。秦山核电同位素国产化与市场化的持续推进,将有力推动我国核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海盐乃至全国同位素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据悉,除碳-14外,秦山核电生产的钴-60可用于食品保鲜、工业探伤、γ手术刀等领域,不仅满足国内大部分市场需求,还实现部分出口。“和福一号”则将肩负起镥-177、锶-89、钇-90等多种国内紧缺短半衰期医用同位素的规模化生产重任。
目前,海盐正加速推进同位素生产基地、核药生产基地、核技术创新中心、核医疗中心等平台建设,已成功引进瑞士诺华等龙头项目26个,总投资超90亿元,达产后年产值预计超200亿元,力争2035年建成“千亩千亿”核技术应用产业集群。
下一篇:俄乌谈判细节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