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去年秋天,新民晚报曾经报道,在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静安区永兴路二小,孩子们自己插秧耕种的半亩稻田喜获丰收。但是,水稻要6月才开始新一轮插秧,在这之前,可以有一些别的收成吗?带着这个问题,在大半年的时间内,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开始了新的尝试。水芹、茭白、草莓、西瓜……每一株小苗的长成,都是对汗水和劳作的回报。不满足于种植植物,师生们开始尝试在秧田里注水。养过小鱼,也养过小虾,没想到被眼尖的鸟儿们当成了“食堂”。孩子们在惋惜的同时,又对小鸟产生了兴趣,市中心校园的半亩稻田俨然成立了一个充满惊喜的劳动和科学大课堂。
这是记者在“悦劳动 越快乐”2025年静安区劳动教育月展示交流活动上听到的后续故事。今天,永兴路二小的孩子们还收到了光明农业发展集团赠送的“光明谷锦”优质大米秧苗(上图)。下个月,他们又将挽起裤腿开始新一季的劳作。
这个故事,是静安区各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缩影。“欢迎来到藏韵小栈,尝一尝我们自己做的糌粑!”“这是我们跟着非遗传承人做的盘扣。”今天下午,朝阳中学展馆内弥漫着咖啡的浓香、蔬果的清香,一排排整齐的摊位上摆放着孩子们的劳动成果。新民晚报记者从静安区教育局获悉,今天下午,静安区劳动教育实践联盟正式成立,携手市级劳动实践基地、区劳动教育指导中心共同发布涵盖农业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个领域八大模块共92项劳动实践活动,共同构建静安劳动教育五色图谱。
静安区各中小学在“小静小安赶集啦”主题集市展示劳动教育成果(下同)
据悉,静安区劳动教育实践联盟首批联盟成员包括上海德尚研学实践研究中心、静安区教育局、区总工会、静安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静安区城管执法局、静安区彭浦镇人民政府、光明农业发展集团、上海璞康实业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
与此同时,静安区劳动教育指导中心也于今天成立。该中心由区教育局直接领导,设于静安区少年宫,未来将联动各中小学校、实践基地以及专家团队,整合资源、优化机制,探索科技与劳动教育融合实施路径,构建“科技引领”为特色的新时代劳动教育范式;创新多方协同实施机制,形成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齐参与的劳动教育新格局。区劳动教育指导中心也将针对中小学劳动教育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指导方案,为学校提供辅导、咨询等专业支持,系统、全面建设具有静安特色的劳动课程体系,多渠道开展高质量的劳动教师队伍建设。
原标题:《这里的校园,有艾草飘香,也能下地插秧!》
栏目编辑:马亚宁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