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满福 冯宝强 安志鹏 王思璇
新甘肃客户端记者 李静
初夏时节,穿行在陇东大地,目之所及尽是招商引资的火热浪潮与新企业纷纷落地的蓬勃生机。
走进位于庆阳市庆城县驿马工业园区庆阳超芯电线电缆生产项目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入耳,盘绞机、挤塑机、成缆机等自动化生产设备有序运转,工人与机械紧密协作,争分夺秒地投入生产,加快订单交付进度。在成品区,一卷卷包装完成的线缆卷正整装待发,即将被运往新疆。
一卷卷线缆卷整齐码放。
这个总投资10.4亿元的项目,是庆城县在第29届兰洽会上的签约项目。
“之所以选择庆城县,一方面是庆阳的营商环境好,另一方面是庆阳乃至甘肃优质丰富的资源起了作用。”庆阳超芯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光明坦言,当地政府对企业发展高度重视,服务保障到位,为企业扎根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钱光明介绍,该项目于2023年5月正式签约后,在当地政府各个职能部门“保姆式、一对一”的帮办、盯办、代办下,仅用53天,就完成项目前期的征地、勘探等手续。历时9个月,项目全部建成投产。2024年9月,公司还拿到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全国3C强制性产品认证等。
超芯电线电缆生产项目工人正在测量数据。
“‘扶上马,送一程’,当地政府从建设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等各方面给予了无微不至的服务,才使得项目能够迅速落地、建设并壮大。”钱光明说,在整个市场推广过程中,政府积极对接当地央企、国企等在建项目单位,开展多场产品对接、宣传活动进行交流并达成合作。
最让钱光明感动和难忘的是,5月8日,当地政府专门组织了一场线下观摩参观交流对接活动。
“当时全市能源、建筑等相关国企、民营企业160余人来到生产车间观摩交流,提高了我们公司产品的知名度和认可度。”钱光明说,公司生产的原材料大多来自甘肃的铜、铝、聚乙烯、聚丙烯材料等优质资源,而庆阳当地的新能源企业也在广泛应用超芯电缆产品,所以形成了“庆阳产、庆阳造、庆阳用,全国用”。
超芯电线电缆生产项目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加速生产。
钱光明介绍,公司的产品主要涵盖光伏电缆、防火电缆、数据电缆、特种电缆及其他各种型号动力电缆等高端领域,满负荷生产后年产值约20亿元,实现利税2亿元以上,可带动当地就业500余人,产品将辐射甘肃、陕西、宁夏、山西、青海、新疆等区域。
项目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对线缆进行检测。
走入实验室,一条笔直的走廊延伸至远处,一间间实验室分布在走道两侧,大大小小的精密仪器错落摆放。“这台机器通过刮磨试验来检验电线电缆外护套的耐磨性。”质检部经理张华艳正在对线缆执行专检,“只有产品的电气性能、机械物理性能、阻燃耐火特性、环保性能等指标都顺利通过检测后,产品才能投入市场。”
项目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对线缆进行检测。
“我们线缆耐弯折、韧性好,产品从拉丝、绞线到挤塑、成缆,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控,确保高质量工艺标准。”庆阳超芯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田丽鹏说,公司出厂的每一捆电缆从高精度无氧铜开始,再到绝缘层使用的环保型聚氯乙烯材料,其耐高温、抗老化指标均符合甚至高于国家标准。
截至5月上旬,在政府和企业的双重努力下,该公司今年已累计签订合同6000多万元。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良好的营商环境则是孕育企业蓬勃向上的沃土。庆城县工信局副局长曾鹏介绍,今年,全县持续擦亮“庆城陪办”营商品牌,打造“政企会客厅”营商环境新高地,以专岗陪办、专班陪跑、专员陪同的方式,组织帮企干部落实全流程“陪办”服务,主动上门与企业对接、现场办公、一事一议、全程跟踪等,为企业送政策、解疑惑,帮办困难问题,真正让企业少跑路、安下心,确保了企业无后顾之忧。
超芯电线电缆生产项目工人正在调试设备。
责任编辑:杨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