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ST苏吴(维权)跌2.94%,成交额2.16亿元,换手率13.22%,总市值16.45亿元。
异动分析
人工智能+辅助生殖+幽门螺杆菌概念+创新药+流感
1、2023半年报披露:2022年7 月,吴中美学与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成立了“生 物与分子智造平台-吴中美学重组胶原蛋白联合实验室”,开展重组胶原蛋白创新型研究。联合实 验室创新性地使用AI驱动的蛋白质设计技术和高通量生物铸造装置进行重组III型胶原蛋白的开 发。相比于传统的开发路线,该AI 驱动的IT-BT融合技术极大地缩短了胶原蛋白的开发周期,为 定制化、个性化的可编程化胶原蛋白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此外,公司亦从海外独家引进了具备 三聚体结构的重组 III 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生物合成技术,该技术是指通过基因工程编辑成功表达 具有天然全长的III型胶原蛋白序列,并在完整的天然序列基础上形成了三聚体结构,使重组 III 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在合成过程中形成更牢固、支撑性更好、更加不容易分解流失的胶原蛋白结构, 持久力更强。目前该技术正在中凯生物制药厂进行工艺优化和产业化放大。
2、公司拥有天然孕激素——黄体酮注射液(暂未生产),主要用于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月经不调、子宫功能性出血等。目前拥有两个批准文号,分别为1ml:20mg(国药准字H32021402)、1ml:10mg(国药准字H32021401)。(注:黄体酮是目前黄体支持的首选药物。内源性黄体酮可使子宫内膜从增生期转化为分泌期,从而促使子宫内膜成熟、剥脱并维持月经周期。同时黄体酮可使子宫做好接受胚胎植入的准备,在妊娠早期起到稳定子宫内膜和保胎作用,因此是妊娠成功所必需的药物。)
3、公司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已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4、全资子公司医药集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类药物集群;拥有国家一类抗癌新药“内皮抑素”、替格瑞洛原料及片剂、利奈唑胺及制剂、卡培他滨及片剂等覆盖心脑血管、抗癌、抗感染、免疫调节扥领域30多个在研新药。
5、公司拥有盐酸阿比多尔片,可预防和治疗流行性感冒药,治疗由A、B型流感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免责声明:分析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根据不同行情独立判断)
资金分析
今日主力净流入1466.44万,占比0.07%,行业排名22/159,该股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1.78亿,连续2日被主力资金增仓。
区间 | 今日 | 近3日 | 近5日 | 近10日 | 近20日 |
---|---|---|---|---|---|
主力净流入 | 1466.44万 | 501.35万 | -4064.52万 | -1727.81万 | -4890.87万 |
主力持仓
主力轻度控盘,筹码分布较为分散,主力成交额7356.03万,占总成交额的11.35%。
技术面: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3.54元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3.54元,近期筹码减仓,但减仓程度减缓;目前股价靠近支撑位2.26,注意支撑位处反弹,若跌破支撑位则可能会开启一波下跌行情。
公司简介
资料显示,江苏吴中医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方大道988号,成立日期1994年6月28日,上市日期1999年4月1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医药与化工为主,其他业务为辅。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医药71.01%,贸易21.84%,医美生科6.64%,其他0.51%。
*ST苏吴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小盘、低价、抗癌药物、中药、人工智能等。
截至3月31日,*ST苏吴股东户数8.62万,较上期增加38.76%;人均流通股8251股,较上期减少27.93%。2025年1月-3月,*ST苏吴实现营业收入3.17亿元,同比减少54.90%;归母净利润-7031.79万元,同比减少1489.93%。
分红方面,*ST苏吴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6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3月31日,*ST苏吴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三大流动股东,持股1047.89万股,相比上期增加474.31万股。农银医疗保健股票(000913)、农银创新医疗混合(008293)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