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长春市南湖宾馆内,丁香轻绽,芳萦翠色。在这片自然与人文交融的静谧之境中,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重点活动——“文学春天盛典”正在这里举行。
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刘醒龙、乔叶,著名青年作家班宇,吉林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金仁顺等嘉宾齐聚一堂,围绕“用心书写 用情创造”主题,分享他们的创作理念与时代思考。活动吸引了来自吉林省广大文学爱好者和读者400余人参与。对话环节由我省作协主席金仁顺主持。
毕飞宇:灵感与结构的艺术平衡
谈及创作方法论,毕飞宇坦言自己既依赖灵感迸发,也注重严谨的结构设计。他强调,“用心”与“用情”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对世界的洞察需以悲悯之心为底色,情感投入与理性思考辩证统一方能成就深刻作品。
刘醒龙:社会介入与文学坚守
以《天行者》《凤凰琴》等作品著称的刘醒龙,从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切入,认为文学应成为“唤醒记忆”的力量。他提出,在追求“快”的现代社会中,严肃文学需以更敏锐的洞察力捕捉时代痛点,延续其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乔叶:慢生活中的精神疗愈
凭借《宝水》《最慢的是活着》获奖的乔叶,以“慢”为关键词展开讨论。她认为,现代社会的“快”与文学的“慢”形成张力,作家需在这种矛盾中寻找平衡,通过对传统与现代冲突的书写,为读者提供精神疗愈的可能。
班宇:地域叙事与人类共通性
作为“东北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家,班宇分享了其作品中地域特色与普遍人性命题的融合之道。他表示,东北土地的独特积累是创作的根基,但通过对人性与命运的深刻挖掘,作品能够跨越地域界限,引发共鸣。他还以自己的创作为例,解析语言克制与情感张力的戏剧化表达。
金仁顺:小说与戏剧创作中的彼此滋养
作为兼具小说与戏剧创作经验的作家,金仁顺表示,小说是“与自己对话”的私密表达,而戏剧则是“与观众对话”的集体艺术,两者在创作中形成互补:小说的叙事积淀为戏剧提供丰厚的故事肌理;而戏剧创作中对节奏、张力的精准把控,又反哺了小说对情节推进与人物互动的处理。
据了解,本次“文学春天盛典”由中国出版集团支持,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人民文学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作家协会主办,时代文艺出版社等承办。中国出版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常勃,中国出版集团党组成员、中国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出席活动。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吉林省作家协会、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相关领导,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的部分师生以及广大读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书香向北 阅见未来#
来源:彩练新闻
作者:张丹 鲁钟思
责编:金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