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当前,建筑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绿色发展’与‘智能建筑’成为重要方向。”5月9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的第五届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创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表示。当天,来自政府企业、高校院所、行业组织的600余名代表围绕建筑业转型展开研讨。如何建设“好房子”成为焦点话题之一。
据了解,在当前的建筑业领域,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高新技术重塑行业生态、绿色革命倒逼产业升级等多重因素交织,建筑业发展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节点。肖绪文表示:“中国建造的转型升级,不仅体现于速度快与规模大,更需以绿色匠心锻造工程品质内核,回应人民对美好人居的向往。”
“设计是最大的节约,设计也是最大的浪费。”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锦章认为,我国建筑业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如果要实现“精益建造”,建筑业应当重点关注新型建筑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深度融合。“建筑业必须将BIM(建筑信息模型)、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AI等数字技术融入建造过程,让以数字建造为代表的新技术引领建筑业新一轮变革。”刘锦章说。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杰看来,“好房子”建设具有丰富的含义,在绿色和智能之外,最重要的是安全。“不管国外还是国内,地震发生时仍然有大量房屋破坏,问题出在哪里?”他表示,是工程结构抗灾可靠性研究不够,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建模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们在有关部门支持下,采用大数据与AI方法发展了新的建筑结构活荷载调查技术与方法。”李杰认为,很有必要利用大数据对全国范围内的房屋进行荷载调查。他透露,我国正在修编《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我建议要从分项系数法设计走向基于可靠度设计,这里有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要做。”李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