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邓雪珂
通 讯 员 张小华
摄影记者 王 蓉
本报讯 “‘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舞蹈不仅是一种形体展现的可观艺术,更是一种心灵书写的可感艺术……”昨天上午,在浙江省文化馆副馆长、舞蹈编导副研究馆员邓珞雅的精彩讲述中,2025年嘉兴市群众舞蹈创编培训班正式开班上课。来自五县(市)两区的40余名舞蹈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舞蹈艺术的学习之旅。
该培训班由嘉兴市文化馆主办、秀洲区文化馆承办,采用专家讲授与舞蹈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群众舞蹈创编理论在实践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其中,主题舞段创编的实训环节,无疑是整场培训的“高光时刻”。学员们依老师指导迅速分组,有人托腮思索,有人比画动作,在众人的热烈讨论和动作调整中,一个十六拍节奏的舞蹈雏形渐现。
“这个动作的衔接可以再自然一些。”“这里的节奏可以加快一点,增强表现力。”……现场,此起彼伏的讨论声、纠正动作的指导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充满活力的舞蹈乐章。一名学员赞道:“这次培训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帮助我们提升了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同时加深了对舞蹈文化的理解。”
群众舞蹈是连接百姓生活与艺术表达的桥梁,承载着传递情感、展现时代风貌的重要使命。近年来,秀洲区始终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的宗旨,不断探索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模式、新路径,让百姓享受实实在在的全民艺术普及红利。从“我的艺术梦”公益培训到市民夜校,从少儿声乐到成人舞蹈,从农民画创作到采访创作,都是这一理念的延伸。
与此同时,秀洲积极开展各类公益培训和群文精品创作,原创舞蹈《门里门外》在获得省群星奖后正冲刺全国群星奖,少儿舞蹈《猎》在浙江少儿舞蹈展演中获得金奖。“今年,我们还在省市两级文化馆的指导下,创作了7个原创舞蹈节目,并将于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期间举行全区第六届群众舞蹈大赛,真正做实做强‘舞动秀洲’群文品牌。”秀洲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怀地说。
“舞”动群众文化活力,奏响全新艺术篇章。接下来,秀洲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创编的灵感与动力,创作出更多贴近群众、富有地域特色的优秀舞蹈作品,为全市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上一篇:打好扁鹊文化牌 解锁康养新模式
下一篇:社情民意信息助力暖心专线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