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 崔怡璇
4月底,第二批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以下简称“苏州战新基金”)组建方案审议通过,4只总规模105亿元的产业专项母基金和高校成果转化基金将落地苏州工业园区、常熟市、张家港市和吴中区,助力苏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布局。至此,苏州市两批战新基金总规模达到240亿元,涵盖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能源及智能座驾等多个核心赛道。
苏州战新基金以支持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为主要任务,肩负着推动地方产业升级的重要使命。两批基金相继组建落地,彰显出苏州这座工业大市在构建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方面的决心和魄力。
随着苏州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苏州战新基金管理运营方——苏州创新投资集团围绕“1030”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频频落子,引导资本涌入全市1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30条重点产业链,充分发挥资本对产业升级的杠杆效应,为苏州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赋能。
构建立体投资矩阵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背后,苏州的产业突围战正如火如荼。
2025年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更多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迈进,加快传统产业焕新升级,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先进材料、光子、商业航天等优势领域,持续壮大先进产能,抢先布局未来产业。
作为中国制造业重镇和长三角核心城市,苏州一方面持续巩固传统优势产业,另一方面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努力推进从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转型。在这一关键阶段,作为苏州打造“产业创新集群”重要资本抓手的苏创投,如何与城市产业战略实现同频共振?先后落地的两批苏州战新基金给出答案。
2024年7月,总规模135亿元的苏州战新基金一期设立,其中120亿元的产业专项母基金立足高端装备和生物医药两个主导优势产业集中发力,另外15亿元作为未来产业天使直投基金,为初创期科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这一战略选择不仅可以夯实产业基础,保持经济基本盘稳定,还可以借助“以旧养新”,重塑城市竞争力内核。苏州战新基金一期一经发布,便成为产业界和资本界的关注重点,吸引了国内大批头部资本参与。
而在今年2月公布的苏州战新基金二期也毫不逊色,含3只共100亿元的产业专项母基金,以及1只5亿元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天使直投基金,主要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能源及智能座驾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旨在瞄准新赛道提前布局,同时服务产学研深度融合,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
4月25日,苏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天使直投基金正式落地吴中区,将聚焦在苏大院大所的科研成果落地转化需求,对校友企业、青年教师和知名教授的自主研发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进行专项投资,涵盖未来网络通信、第三代半导体及前沿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5亿元的规模虽然不是最大,但其战略意义非凡。通过这条资本纽带,苏创投为高校智力资源架起更多合作桥梁,助力科技成果加速破茧成蝶,形成“技术—市场—资本”良性循环的创新生态,从单一注资向“生态构建”转型。
“这两批战新基金,将构建起贯通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立体投资矩阵,持续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苏创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牟充满自信。
提升协同作战本领
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负责管理运营总规模500亿元的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以下简称“省战新母基金”),240亿元的苏州战新基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创投要下好投资这盘棋,为创新企业提供精准、稳定、持续的资本助力,离不开省市联动、部门联动、财政国资协同作战。
4月15日至16日,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2025年第二季度行业沙龙暨耐心资本生态共建首场活动在苏州举办。现场,苏州工业园区、江苏金服数字集团、江苏省独角兽瞪羚企业联盟、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有限公司、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等纷纷签约合作,进一步丰富江苏省战新基金“朋友圈”。这场由省高投联合苏创投共同发起的“苏州行”,不仅是江苏省战新基金集群间的一次务实联动,也是从更高的角度、以更远的目光,进行的一次生态共建探索。
“战新基金集群是手拉手、肩并肩的伙伴和战友。”省高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会清认为,得益于苏州良好的营商环境、雄厚的产业基础,苏州战新为全省战新集群作出了示范。接下来,省高投将派出团队常驻苏州,与苏创投紧密联动,在苏州产业沃土上为全省新质生产力培育创新动能。
既注重向内整合资源,也注重向外借势引智。自苏州战新基金组建以来,苏创投便选择主动出击,走出苏州,走到全国,借助一场场横跨苏州、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的推介会,帮助苏州战新基金打破地域限制,与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国内三大核心区域的创新资本对话,持续增加苏州战新基金品牌在资本市场的显示度。
4月24日下午,苏创投在北京举办“聚势赋能合创未来:LP与GP协同发展与价值重塑”专题推介会,向近40家业内头部投资机构推介苏州战新基金。这是苏州战新基金二期“走出去”构建跨区域资本生态的第二站,此前已在深圳进行推介。再往前追溯,苏州战新基金一期就曾到北上广深做过推介,这几乎成为苏州战新基金的传统。
这场推介会详细介绍了苏州战新基金的情况,大到设立背景、长远目标,小到子基金申请的注意事项、省战新母基金管理团队对基金申报及运作的最新调整,事无巨细,一一解读。投资机构在问答交流中,对苏州战新基金一期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母基金的投资成效,以及二期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能源及智能座驾产业专项母基金的子基金管理机构遴选进程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纷纷与苏州战新基金“互加好友”,为苏州创新企业成长搭起更多梯子,为苏州产业跃迁架起更多支点。
夯实产业发展格局
4月14日,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助力苏州在新能源领域再筑高峰。而正力新能的成功上市背后也离不开苏州战新基金的支持。
去年3月,苏创投了解到正力新能正在融资,当即组建项目专班,对正力新能进行详细调研,最终经过综合审慎判断,对公司投资数亿元,有力支持了正力新能的研发和市场开拓工作。正力新能也在获得该笔融资后得到快速发展,最终实现港股上市,赢得更大发展前景,与去年年底上市的英诺赛科(苏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目前全省战新基金直投项目中唯二成功上市的企业。
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苏州战新基金以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目的,定位“耐心资本”,以耐得住、等得起的“长期主义”思维陪跑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在这种投资理念的引领下,苏创投立足苏州各区县的优势产业和特色资源禀赋,用一笔笔关键融资帮助企业破除各类隐性壁垒,进一步为企业松绑减负,夯实全市产业格局。
考虑到工业园区作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已构建起“芯片研发—算法开发—场景应用”的全链条产业生态,苏创投便组建规模6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专项母基金,为工业园区1800多家企业成长再赋能;张家港新能源产业集群效应突出,形成了“光伏产业、锂电产业、氢能产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条及较为完备的新能源现代产业体系,于是苏创投设立规模20亿元的新型能源及智能座驾产业专项母基金,引领张家港“氢”装上阵;常熟紧抓苏州通用机场建设机遇,率先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建成特种无人机产业园、eVTOL产业园等专业载体,基于此,苏创投设立规模20亿元的低空经济产业专项母基金,助力常熟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加码提速。
随着苏创投的一系列探索布局,苏州战新基金一期已取得显著成效:累计直投项目15个,投资总额5.1亿元。同时,投资子基金5只,总规模55亿元的子基金已完成直投项目决策7个,“省级母基金—产业专项基金—产业子基金”三层架构正式迈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此外,苏创投积极对接苏州市各大板块,已挖掘储备天使项目超400个、产业链重点项目超50个。
相信随着一只只战新基金的落地运行,一个个具体项目的开花结果,苏州重点发展的10个产业集群、30条产业链将展现出更加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活力,苏城企业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浪潮中,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下一篇:“中国购”持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