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世梅 王眉灵 王培哲 陈昊 宜宾观察 罗顺城市硬实力宜宾隐形冠军●四川丝丽雅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国内首个T2T(纺织品到纺织品)废旧纺织品循环再利用中试生产线,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宜宾英发德睿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16GW太阳能电池片项目,是西部首家量产BC电池的企业●四川智锂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开发出可移动、耐高寒、微型等多种重卡换电站,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二●宜宾天原锂电新材有限公司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压实密度达到业内领先水平,是多家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供应商●宜宾中车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 生产的储能电池舱可满足高海拔、高寒、风沙等苛刻环境需求和电网需求●宜宾市新能源产业有限公司 上线全省首个城市级复合型虚拟电厂,最大可调负荷达14万千瓦观城 一场产业换道正在宜宾加速展开。近日,四川日报全媒体《“城”势而上——“经济大省挑大梁”四川进行时》采访组在宜宾采访时得到两个令人欣喜的消息:“从无到有”——一季度,宜宾储能产业实现产值10亿元,去年同期这一数字还是0;“从有到优”——西部首条BC光伏电池(背接触电池)量产线预计5月底在宜宾投产。 两个变量均指向同一主题——宜宾正加速产业体系的优化和重构。近几年,各方对宜宾产业的印象早已不是“一黑一白”(煤炭和白酒)两大传统产业,除了动力电池产业,宜宾在新型储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新赛道也加速蓄力。 上游,是“长江首城”宜宾的地理位置,宜宾合江门的“长江起点”碑,清晰标注着三江口的坐标。“产业发展也要争上游。”是记者采访期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这背后是宜宾这座城市转换产业发展赛道,谋划发展提速的雄心。树立上游思维,是当地不断被强化的发展理念,即发展过程要防患于未然,提前布局,遇到发展难题时更要眼光投向上游。专有 精准培育,新兴产业快速崛起 在宜宾采访期间,记者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这座人口超460万的城市,在市区早晚高峰,宜宾智轨专用车道畅行无阻。凭借该专用车道,宜宾智轨的行驶速度比普通的城市公交车快近一倍。 产业培育提速,宜宾也划出了“专有车道”——构建具有宜宾特色和优势的,以四大主导产业(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四大传统产业(机械制造、轻工纺织、能源化工、建筑材料)、四大未来产业(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通用人工智能辅助)为核心的“4+4+4”现代化产业体系。 宜宾城北,宜宾高新区聚集了39家晶硅光伏企业。在四川和光同程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楼顶的光伏板整齐划一,墙外的热力回收装置密集排布。依托技术优势降成本,这里每片光伏电池片的生产成本约为行业头部企业平均水平的85%。 “我们正利用成本优势抢占市场实现满产。”该公司行政总监李由介绍,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9%。 宜宾城南,占地600余亩的宜宾储能产业园是个巨大的工地。去年1月开工以来,园区已有12家企业入驻。其中,首批落地产业园的宜宾中车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每2小时就有一个储能电池包下线。 宜宾计划今年新型储能产业迈上百亿元台阶。底气何在?对此,宜宾市叙州区储能专班负责人画了一个圈说,生产基地周边,已布局近10家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 “专有车道”之外,还有“专门服务”。宜宾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南岚介绍,培育重点细分领域,宜宾设立了市县各级20多个产业专班。 近几年,宜宾紧扣主导产业发展,设立了市酒业发展局、数据局、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等机构,其在市政府工作部门中占比近半。产业科室在宜宾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内设机构中的占比超六成,有效发挥了机构服务产业的作用。 精准培育如同“滴灌”,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一季度,四大主导产业对宜宾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0%。专业 乘势而上,既有产业创造新优势 5月11日,宜宾三江新区凯翼汽车生产基地,统一涂装的白色车身整齐停放在仓库外,即将发往哈萨克斯坦。 凯翼汽车是四川唯一兼具燃油和新能源双资质全品类的乘用车生产企业。2024年,凯翼汽车与奇瑞汽车合作,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作为转型方向。借转型的东风,凯翼汽车去年年产量超6万辆,今年产销有望超15万辆。 距凯翼汽车生产基地不远的宜宾天原锂电新材有限公司,数百米长的生产线昼夜不停,国内新一代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预计很快实现量产定型,届时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将迈上新台阶。 这家企业的母公司是能源化工“老兵”宜宾天原集团。近年来,氯碱化工行业面临同质竞争、利润微薄的困境,天原集团在转型的十字路口看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潜在优势,选定动力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作为主攻方向,并在去年成为国内一家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当年唯一新增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供应商。 化工“老兵”勇闯新能源赛道的同时,纺织龙头也在新材料领域展开探索。 在宜宾高县福溪化工园区,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内,银色的热力管道纵横排布,其中包括绿色低碳新材料年产5万吨莱赛尔项目。该项目以植物中的天然纤维素为原料,生产过程基本无污染,产品废弃后可回收、可生物降解,项目今年有望实现8亿元产值。 新材料延伸新链条,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加快布局年产35万吨、全国规模第二的莱赛尔短纤绿色生物基纤维产业等。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进军新材料领域让企业在传统纺织行业竞争中弯道超车。 宜宾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宜宾正在产业金融、科技等领域发力,帮助能源化工、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企业寻找新能源、新材料等发展机遇,助其驶入产业发展快车道,推动宜宾产业转型提速。专心 布局未来,企业保持“创新焦虑” “这里的企业有些‘贪心’。”这是记者在宜宾走访了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后的感受,记者所说的“贪心”指的是企业的“创新焦虑”。 这是行业深度调整的必然驱使。位于宜宾高新区的英发德耀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大门上挂着三块牌子——英发德耀、英发德坤、英发德睿。 “第一个是生产N型光伏电池的子公司,第二个是生产上游原材料的子公司,还有一个是我们研发下一代BC光伏电池的子公司。”英发德耀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品牌官龙盛说,不同名称代表着不同技术路线上的探索和布局。 2024年11月,英发德耀牵手国内光伏龙头企业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新一代BC光伏电池片技术,将光电转化效率的主流技术从当前的27%左右,提升至30%以上。预计5月底,这条西部首条BC电池量产线就将投产。 面临剧烈市场波动的动力电池产业也有动作。 在宜宾三江新区,四川时代八期、九期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正在建设。同在宜宾三江新区的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也正在加快推进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研发。5月底,由该工作站打造的国内首条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试制线将正式投用,这将是国内首次实现相关技术的全流程中试,“宜宾造”全固态电池距量产又近了一步。 谋划未来产业更需提前布局。宜宾加大对外招引力度,分领域分赛道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希望复制在光伏、动力电池等新兴产业赛道的成功经验。眼下,宜宾正谋划新一批城市未来产业,瞄准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潜力股”,成立相应专班,开展前瞻性研究。今年6月,宜宾计划在北京围绕低空经济等开展专题招商推介…… 宜宾正以上游思维逐上游。
上一篇:四川首单“天府外贸贷”落地
下一篇:体育舞蹈演绎浪漫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