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昨天(15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本市将对2.6万台住宅老旧电梯进行安全评估。评估围绕关键部件、安全保护装置等涉及电梯本质安全的18个项目展开,保障居民乘梯安全。
据了解,截至2024年底,本市住宅老旧电梯共计4.5万台。其中,使用20年以上的1.4万台。“这部分电梯因制造标准低、使用时间久,缺少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且制动器为单组型式,安全性能较新标准电梯明显不足,我们建议优先开展更新改造,不再进行评估。”市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15年以上至20年以下住宅老旧电梯的安全评估,除2024年以前已完成的5000台外,今年将对剩余的2.6万台进行安全评估,确保“应评尽评”。目前,第一季度全市已完成5360台。
住宅老旧电梯的“体检”项目都有哪些?根据市市场监管局编制的《住宅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指引》以及技术专家编制的老旧电梯评估细则,本次安全评估项目包括限速器、制动器、接触器等18个大项。评估人员现场评估时会结合评估要求,对评估项目分别给出“符合、不符合”等评估结论。
评估报告出现“不符合”该怎么办?据执法人员介绍,评估报告中的项目出现“不符合”一般可分为两类情况:一类为电梯部件过度磨损、异常形变或功能失效,这类项目存在安全隐患,物业单位需要采取调整、修理、更换等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一类为老旧电梯因为制造标准与现行不一致,不具备相关安全保护装置或者功能,这类项目虽然不存在安全隐患,但是安全冗余度较低,物业单位可以通过对电梯大修、改造或更新予以解决。
“针对安全评估发现的风险隐患,我们也已委托行业协会编制了配套的解读手册,用家常话将评估报告中的专业术语说清楚、讲明白。”执法人员表示。同时,市市场监管局还将根据各街道、社区的具体情况,对于居民关于电梯更新议事协商难以达成一致的小区,组织技术专家开展报告现场解读,推动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
另外,与往年分批次邮寄报告相比,今年使用单位可更便捷地拿到电梯的电子“体检”报告。今年,市市场监管局依托全市电梯“一梯一码”智慧监管应用场景,开发出电梯扫码评估信息化模块。现场评估专家需扫描电梯张贴的蓝色二维码,通过“电梯信息和地理位置”双重验证后开展评估工作,评估结论上传到系统中后将自动生成电梯安全评估报告,实现安全评估全过程信息化可追溯。后续还将评估报告推送至物业等使用单位,保障了评估质效可感可及。(记者 王薇)
上一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
下一篇:裘锡圭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