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石河子讯(常驻记者 王艳 通讯员 茅渊) 5月5日清晨,在石河子市众淼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仓库外,来自伊犁、乌苏等地的进货车辆已排起“长龙”。“您订购的100万尾南美白对虾虾苗,总共34件货物刚刚装好发车,请注意及时查收。”该公司总经理邵元礼一边在电话里与客户交流,一边指挥工人装车发货。
作为兵团第一批渔业发展资金补助项目,众淼水产已建成高标准鱼塘17个,占地300余亩,主营业务是虾苗鱼苗繁育。“我们已经攻克了海虾淡水养殖技术难关,虾苗存活率稳定在80%左右。”邵元礼介绍,公司年销售虾苗1亿至1.5亿尾,今年预计产值可达300万元以上。
近年来,八师石河子市依托良好的水源条件和完善的生产基础设施,积极整合渔业资源,深耕细作、加快发展设施渔业,探索健全水产周边产业服务体系,大力开展渔业产业招商引资,形成了集苗种繁育、名优水产品生产和生态养殖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据统计,截至目前,八师石河子市池塘养殖面积达1.13万亩,设施渔业养殖水体3.3万立方米,拥有渔业生产企业11家,1个苗种繁育场通过了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审定。2024年,该师市生产商品鱼12596吨、虾819吨、河蟹286吨,实现渔业总产值2.57亿元。
从4月中旬至今,位于八师一五二团的新疆泉盛渔业有限公司已出鱼40多吨,产品除供应疆内市场外,还通过航空冷链远销上海、南京、大连等城市,实现收益70多万元。
“公司的养殖基地靠近玛纳斯河,水质清冷干净,十分适合养殖冷水鱼。”该公司负责人李强告诉记者,公司计划扩建容量250吨左右的鱼池,引进更加先进的跑水道全循环水养殖模式,实现养殖尾水近零排放,为渔业绿色发展赋能。
科技创新是渔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八师石河子市充分发挥兵团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兵团“两校一院”科研力量,以师市畜牧水产发展服务中心为纽带,攻克多项繁育养殖难题,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指导,实现养殖过程的精准化管理;积极引进南美白对虾、罗非鱼、武昌鱼等新品种,大力推广应用立体增氧、全价配合饲料、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新技术新模式,为企业增效、职工群众增收提供技术保障;持续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检测,守护职工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024年,我们销售各类水产苗种6亿余尾,其中,鱼苗销量占兵团的50%以上,淡化处理后的虾苗销量占全疆的50%以上。”八师石河子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师市将继续完善技术服务和供应保障体系,为兵团渔业高质量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