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新增社融和新增信贷偏弱,主要是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但4月数据中仍反映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地速度较快、居民购房需求仍在恢复趋势当中;5月国内宏观政策加大宽松力度、海外经贸形势出现较大变化,我们预计将提振二季度经济预期.
摘要
4月新增社融1.1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1.22万亿元,较3月少增4.73万亿元,略低于万得一致预期的1.26万亿元。4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70%,较3月上升了0.37个百分点,略低于万得一致预期的8.80%。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884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2465亿元,较3月少增3.74万亿元。
去年同期社融基数较低。较去年同期多增的是政府债券、汇票、企业债、股票融资和外币贷款,较去年同期少增的是人民币贷款、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我们认为,一方面,4月人民币贷款融资需求偏弱,主要是受到美国关税冲击的影响,但汇票和企业债融资较去年同期多增,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端仍在积极应对外需变化对经营的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债券融资较去年同期多增1.07万亿元,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仍在加快落地。
从社融存量结构来看,2025年4月与2025年3月相比,占比上升的仅有政府债券(上升0.18个百分点)和企业债(上升0.03个百分点),占比下降较多的是人民币贷款(下降0.13个百分点)和汇票(下降0.07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仅有政府债券占比大幅上升。
4月M2同比增长8.0%,较3月上升1.0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1.5%,较3月下降0.1个百分点;M0同比增长12.0%,较3月上升0.5个百分点。2025年4月活期存款(M1-M0)环比下降4.40%,定期存款(M2-M1)环比上升1.63%。央行4月在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7708亿元,是影响M0同比增速上行的主要因素,但M1同比增速较3月小幅下降,M2同比增速较3月上升,一方面反映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流动性仍延续年初以来略紧张的格局,另一方面需要关注是否会出现活期存款定期化的倾向。
关注存款向投资搬家的情况。4月存款少增4400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少增1.39万亿元,企业存款少增1.33万亿元,财政存款多增3710亿元,非银存款多增1.57万亿元;但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因此各存款分项均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多增。我们建议关注两方面数据,一是4月新增政府债券融资较去年同期多增1.07万亿元,财政存款较去年同期多增2729亿元,表明财政支出力度较大,二是居民存款少增与非银存款大幅多增并行,关注存款向投资搬家的情况。
贷款不强。金融机构口径4月新增贷款2800亿元,各贷款分项整体偏弱,其中短贷及票据和居民贷少增,中长贷和企业贷较去年同期也出现少增的情况。我们认为4月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强,主要是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影响了企业经营预期,但仍有两方面值得关注,一是4月新增票据融资较3月多增1.0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略少增40亿元,表明企业短期融资需求仍在,二是居民中长期贷款较去年同期多增435亿元,表明房地产销售仍在好转趋势当中。
美国关税冲击影响我国4月融资需求。5月至今,经济形势再度出现变化:一是5月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后,央行落地了降准降息、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等一系列金融放松政策,二是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后,中美贸易关系出现短期明显改善。在经历了4月美国关税冲击之后,我们预计在国内宏观政策放松和外部贸易环境改善的影响下,二季度经济增长预期或有所改善。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二次上行;欧美经济回落速度偏快;国际局势复杂化。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二次上行;欧美经济回落速度偏快;国际局势复杂化。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仅面向中银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若非前述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因接收人收到本信息而视其为服务对象。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均选自中银证券已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为免对报告摘编产生歧义,请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关注的是,本信息所含观点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中银证券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发布与本信息所含观点不一致的证券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不构成对任何机构或个人的具体投资建议,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对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信息造成的后果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版权均属中银证券。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中银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如因侵权行为给中银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中银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