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海口5月15日电(记者陈凯姿)经反复核实论证,海南省林业局15日确认,时隔百余年,海南再次发现一个壁虎属新物种——自然保护地壁虎。这也是首个由我国人员在海南本土发现并命名的壁虎属物种。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动物分类学期刊《动物分类杂志》上发表。
2024年12月8日,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拍摄的自然保护地壁虎。(周润邦 摄)2024年10月,海南林业工作者周润邦和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工程师陈凯峥等人员,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了一种绿色壁虎。此后,通过系统发育分析、遗传差异和形态比较,科研人员确认其与已知壁虎属物种存在明显的遗传和形态差异,为新的壁虎属物种。因该物种的发现地霸王岭属于自然保护地,故将其命名为自然保护地壁虎。
成年雄性自然保护地壁虎体长约16厘米,体重约9克,雌性体型略小。其身体背侧和尾部有疣鳞,四肢光滑,趾间有蹼,整体呈深绿色。
据了解,海南此前分布有中国壁虎、蹼趾壁虎和海南壁虎。其中,海南壁虎于1923年由国外人员首次在海南发现和命名。自然保护地壁虎则是该地区百余年来发现并命名的第二个壁虎属物种。
周润邦认为,自然保护地壁虎的发现,丰富了海南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完善了壁虎属物种谱系和进化研究,也印证了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良好成效。
下一篇:中国对巴西等5国试行免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