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2025年4月中旬,上音歌剧院上演两场由李卫执导的青春版普契尼《波西米亚人》,于冠群饰演剧中女主角咪咪,夏侯金旭饰演男主角鲁道夫(上图)。这是于冠群阔别母校多年后,首次在上海音乐学院新建造的歌剧院登台,引起广泛关注。4月17日我观看了首场演出,于冠群不负众望,她优美的声线、丝绒般的音色、细腻的人物刻画,塑造了一个温婉动人的咪咪,以至当晚我在睡梦中仿佛始终有她的歌声在耳边萦绕。如此美妙迷人的歌声真是难得一听,于是第二天我决定去聆听第二场,并在开演前的后台见到了于冠群。聊起往事今昔,很是感慨。
认识于冠群将近二十年了。2007年4月,美国著名女高音蕾妮·弗莱明来上音选拔优秀学生,作为周小燕教授的高足,于冠群成为四名优秀学生的代表(其中一位就是日后获得卡迪夫大奖的沈洋),登台贺绿汀音乐厅演唱,由弗莱明大师当场进行评点。于冠群演唱完下场后,我便与她聊了几句。于冠群那时到上音不久,一位淳朴的山东姑娘。
再后来,于冠群进步明显,2008年赢得汉斯·加伯·贝尔维德国声乐比赛大奖,又在2012年一举夺得多明戈世界歌剧声乐大赛第二名,并当场获得多明戈的演出邀约,在西班牙索菲亚皇后歌剧院与多明戈同台,饰演威尔第《福斯卡里父子》的露克莱齐亚一角;尔后又被邀请与多明戈演出威尔第《西蒙·波卡涅拉》中的玛利亚·波卡涅拉一角,从此开始了在国际歌剧舞台的艺术生涯。
于冠群与多明戈合演
虽然于冠群离开了上音,但我一直关注她在世界舞台的动向。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她经常在世界著名的歌剧院和音乐节演出,担任主角,包括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法国巴士底国家歌剧院、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苏黎世歌剧院、柏林德意志歌剧院以及萨尔茨堡音乐节和布雷根茨音乐节。她塑造的角色众多,是迄今为止在欧美各大剧院演出最多不同时期歌剧中的女主角,以及饰演了所有意大利语莫扎特歌剧重抒情女主角的中国女高音。
2015年夏天,我与几位乐迷朋友组织了一次欧洲音乐之旅。7月22日上午,我们飞抵慕尼黑,接着驱车前往位于奥地利境内的布雷根茨。这个濒临博登湖畔的小城,因为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同时也是重要的歌剧节)而闻名于世,这次能够亲临现场,心中充满期待。欧洲的歌剧名城不少,布雷根茨之所以闻名,是因为它有一个壮观的建筑在博登湖上的露天舞台,那年的新制作是普契尼的《图兰朵》。演出开始前屏幕介绍卡司阵容时,我惊喜地发现饰演剧中柳儿的是中国的于冠群。能在世界著名的音乐节登台,说明了于冠群的实力,而那天她饰演柳儿时的精彩演唱,博得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这是我在时隔八年后再度现场聆听她的歌声,发现变化显著,尤其是在音色和质感方面进步明显,很为她高兴。
2019年夏天,我与乐迷朋友的音乐之旅来到德国。我们在柏林的十天中欣赏了多部歌剧,其中在德意志歌剧院欣赏的威尔第《奥赛罗》中,于冠群饰演女主角苔丝德蒙娜。在室内剧场,于冠群的演唱特色更加鲜明,清澈纯净,细腻入微,丝丝入扣,主要唱段《杨柳歌》《圣母颂》感人肺腑,对声音的控制能力绝对一流。如此出色的表现,足以证明于冠群已进入世界歌剧舞台的一线卡司阵容。
于冠群在国外演出
于冠群在世界舞台的耀眼表现,引起国内高度重视。上海交响乐团在2022/23乐季中,邀请于冠群担任驻团艺术家,其间在上海交响音乐厅举行了独唱音乐会,演唱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还在威尔第《安魂曲》中担任女高音领唱,随后又在国内多个城市进行巡演。
于冠群以善于演唱莫扎特抒情女高音起家,但这些年来她一直在拓展自己的声部角色:抒情、重抒情(又称抒情斯宾托)、花腔等。与其他戏剧的不同角色相比,歌剧不同的角色还涉及不同的声部、音域、音色等,难度更大。比如在莫扎特《唐璜》中,于冠群曾饰演过剧中两个不同的女主角:安娜、艾尔维拉。同为女高音,前者是重抒情兼花腔,后者音区略低、厚实,富于戏剧性张力。要把握好不同的角色声音,非常不易,更何况有的还是不同语种的角色。
2025年3月,在上交音乐厅,于冠群在由世界著名男中音列奥·努奇领衔的威尔第《弄臣》中,挑战剧中的女主角吉尔达(花腔女高音),一曲《亲爱的名字》以及第二幕终场与努奇的激情二重唱,博得观众满堂掌声。于冠群演唱这个角色,介于抒情与花腔之间,是一种个性化的尝试和探索。于冠群说:“当初威尔第并没有一定要求花腔女高音来唱吉尔达,只是因为后来的著名花腔女高音格鲁贝鲁娃演唱吉尔达引起轰动,业界才认为这个角色更适合花腔女高音。花腔其实是一种声乐技术,大概有的女高音在这个技术上呈现了超凡脱俗的能力,于是就被专属称为花腔女高音。”
于冠群在国外演出
十年前,于冠群就在苏黎世歌剧院的新制作《波西米亚人》中首演女主角咪咪。在欧美的著名歌剧院,凡被邀请担任新制作歌剧中的主角,往往是业界高度认可的实力派明星,因为新制作首演的成功与否,往往会对该制作的后续演出产生影响。所以这次于冠群在上音歌剧院新制作《波西米亚人》中的出色表现,是她多年来的厚积薄发。这里特别需要提到的是,在上海最近演出的威尔第《弄臣》和普契尼《波西米亚人》中,与于冠群搭档的男高音主角夏侯金旭(曾担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签约歌唱家),表现也非常出彩(尤其是第二场),他们在演出中频频擦出艺术火花,互相激励,互相成就,相映成辉,由此可见中国声乐人才全方位的勃发和涌现。
谈起这些年来的艺术生涯,于冠群非常感慨。她说:“作为一个歌手,经常要一个人提着行李箱到处走,很孤独的。这也是这个职业的特性之一。除了演唱技巧,语言的天赋也很重要。意大利语、法语、德语等等,都要熟练掌握。有时候今天唱意大利歌剧,下个月可能就要唱法国歌剧,再下个月可能要唱德语歌剧。经常会处于频繁的语言切换中,所以对各种语言的把握很重要。还有,作为一个刚出道的中国女高音,老外往往以为只能唱巧巧桑(普契尼《蝴蝶夫人》中的女主角)这样的亚洲女性角色,所以我们必须更加努力,磨练好扎实的声乐基本功,力争塑造好更多的角色,不能一开始就把自己局限于某类角色中。当然,巧巧桑也是普契尼歌剧中的重要角色,在我演唱了歌剧中众多的女主角后,我接下来也会演唱巧巧桑。”
访谈后作者与于冠群合影
美声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声方式,其长处众所周知,但它也会带来一个难点:不易有声音的辨识度,而这往往是能否成为一个优秀歌手的瓶颈。于冠群能够脱颖而出,歌声具有鲜明的个性辨识度,且能演唱众多不同的角色,其中有何“法宝”?于冠群说:“除了周小燕老师的指导,还有就是上音的音乐和钢琴指导韦福根老师,他是一个莫扎特迷,我2006年刚进学校,他就‘强制性’要求我多唱莫扎特,现在体会到这真是一剂大补药,给我开拓了新的赛道。莫扎特声乐中的那种古典音乐的器乐性,给声音的训练和表达带来的效果非常明显,如同给声音加了一层保护膜,让我受益匪浅。”
目前于冠群主要居住在瑞士,在接下来的演出季中,她将分别在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莫扎特《唐璜》、法兰克福歌剧院的普契尼《图兰朵》和威尔第《假面舞会》、德意志歌剧院的威尔第《命运之力》、悉尼歌剧院的普契尼《蝴蝶夫人》中饰演女主角。看着这份厚重的演出单,我问于冠群:你的目标是全能女高音?于冠群答:这要看以后的发展了,我的最终目标是成为最好的自己。
原标题:《于冠群:我想成为最好的自己 | 任海杰》
栏目主编:舒明 文字编辑:吴东昆
来源:作者:任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