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牧青
5月15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能源局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深入实施“八大行动”,推动新能源高水平消纳情况。
发布会上,记者提问:山东作为传统能源大省,煤电装机规模较大。在推动新能源规模化利用过程中,如何定位和发挥煤电作用?有哪些重点措施提升煤电保障能力?
对此,山东省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岳建如介绍,煤电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发挥着“压舱石”作用,是促进新能源消纳的重要调节性电源。“十四五”期间,接续出台煤电行业转型升级、煤电机组“三改联动”、亚临界机组改造退出等行动实施方案,统筹大型煤电机组建设和存量煤电机组升级改造,持续提升煤电机组调峰能力,进一步推动煤电向兜底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变。
一是加快推进清洁高效煤电机组规划建设。提高新上大型清洁高效煤电机组灵活性调节标准,要求新建纯凝和抽凝煤电机组最小技术出力分别不高于20%和30%额定负荷,推动建成临沂恒新、华汪热力等一批大型超超临界煤电机组,新增并网规模872万千瓦,进一步增强煤电机组支撑调节能力。
二是全面实施存量大型煤电机组升级改造。在确保电力、热力安全供应前提下,合理安排机组检修计划,有序推进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累计完成灵活性改造66台次、3189.5万千瓦,新增调节能力700万千瓦以上。预计今年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2000万千瓦左右。
三是大力支持开展热电解耦技术改造。制定配套支持政策,鼓励煤电机组通过采用电锅炉储热、熔盐储热等热电解耦技术增加灵活调节能力,明确发电企业在计量出口内建设的电锅炉储热、熔盐储热等设施,用电参照厂用电管理但统计上不计入厂用电,提高企业改造积极性,建成济宁华源、大唐临清电厂等一批试点工程,进一步提升机组快速响应能力。
岳建如表示,下一步,山东省能源局将结合国家关于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的相关要求,加紧研究制定符合山东电力特性的实施方案,以“深调峰、快调节、强支撑、宽负荷、高韧性、低排放”为主线,全面评估“三改联动”机组实施成效,进一步提升改造标准,全面推广热电解耦改造技术,实现电锅炉、熔盐储热、飞轮储能、热电协同等多场景应用;推动具备条件的在建项目,按照新一代煤电标准实施;对于未来新上机组从严把控准入条件,一律按照新一代煤电标准规划建设,持续推动煤电机组提升调峰能力,更好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