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付乐 北京报道
助贷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大洗牌。根据监管要求,自2025年10月1日起,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
当前,已有金融机构先行先试。《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5月13日,已有广州银行、承德银行、尚诚消费金融公布了助贷合作名单,名单内的多为头部助贷平台。
5月14日,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名单制管理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明确的合作指引,使其能够在众多助贷机构中更准确地筛选出符合监管要求和自身风险偏好的合作对象。无资质或风控能力弱的机构将被淘汰,行业集中度和合规性均将大幅提升。
已有金融机构开始响应
5月12日,尚诚消费金融公示了贷后合作机构,包括平安融易(江苏)融资担保、江苏汇通金科、蚂蚁智信(杭州)、云瀚信息等20余家机构。
早在3月,尚诚消费金融还曾在官网公示“产品合作机构信息”。从披露的名单来看,涵盖微众银行、分期乐、互金新融科技有限公司、众先安行等14家机构。
另在4月底,有三家银行公示了相关合作机构。具体来看,广州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机构名单显示,其共合作17家机构,包括乐信融资担保、奇富融资担保、蚂蚁消费金融、微众银行、分期乐、马上消费金融、支付宝(中国)、网商银行等。
承德银行官网显示,数字信贷助贷业务合作机构名单有蚂蚁集团旗下部分公司,以及京东集团旗下部分公司。数字信贷业务合作催收公司类机构则显示华道数据处理(苏州)有限公司。
另有亿联银行官网显示,为加强对合作机构管理,现公示合作电子支付业务机构名单,包括拉卡拉、易宝支付、度小满、连连银通电子支付等18家机构。
从金融机构披露的助贷业务合作名单来看,主要包括提供增信服务,降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融资担保机构;提供风控模型、数据服务等技术解决方案的金融科技公司;作为资金方或联合贷款方参与助贷业务的持牌金融机构;以及提供支付通道、场景流量的互联网平台。
实际上,“名单制管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政策细化的具体体现。
今年4月初,金融监管总局下发《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明确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通过官方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名单,及时对名单进行更新调整。商业银行不得与名单外的机构开展互联网助贷业务合作。
根据要求,上述规定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外国银行分行、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参照执行。
此前《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也指出,规范合作机构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合作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在内控制度、准入前评估、协议签署、信息披露、持续管理等方面加强管理、压实责任。
根据要求,商业银行需将担保费、会员费等所有附加成本纳入综合融资成本核算,部分助贷平台实际利率突破了24%司法保护上限,进而被排除在银行合作名单之外。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也对本报记者表示,名单制管理的设立与遵照执行,能够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为持牌机构自身权益与同业合作带来更加充分的保障,后续期待更多金融机构能够依规披露与更新合作机构名单。
“名单制管理有助于筛选出更加正规、可靠的助贷机构,这些机构在业务操作过程中需要遵循更高的合规标准,从而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隐私权益以及合法的金融消费权益。”王蓬博表示,名单制管理的实施将加剧行业分化和洗牌。头部助贷机构凭借其合规能力、科技能力、品牌影响力等优势,更容易满足金融机构的准入标准,为了能够进入金融机构的合作名单并保持在名单内,这些头部助贷机构也将更加注重自身的合规经营。
“合规生死线”
在业内看来,助贷名单制管理对利率处于24%至36%区间的中小助贷机构造成了显著冲击。这类机构因综合成本可能突破红线,如叠加担保费、会员费后实际利率超过24%,难以进入银行合作名单,导致其失去资金支持。
一旦失去资金“断流”,中小助贷机构交易量将迅速萎缩。这些机构原本依赖外部资金方,通过“双融单模式”在24%至36%利率区间快速扩张资产规模,但资金断流后,即便拥有再多用户也无法完成放款,资金端吃紧。
所谓“双融单模式”,是指助贷机构通过对接金融机构获取短期低成本资金,再以会员费、担保费等隐形费用将实际利率推高至24%以上,其核心是通过拆分费用结构和嵌套融资,规避利率的限制。
某头部助贷平台内部人员对记者表示,目前部分城商行、农商行加速收缩对高利率资产的资金投放,转而采取观望策略,进一步切断了中小助贷机构的资金通道。此前依赖“双融单模式”,或依托银行资金快速扩张资产规模、快速起量的机构,因资金端断流而无法流量变现,资产规模萎缩。
对头部平台而言,因自有资金和合规优势,受影响相对较小。通过自营消费场景,头部平台直接承接年化24%以下的优质客户,在自有平台成交。而对24%至36%的客群则采取导流模式,将其推荐至合作机构并收取通道费。当导流业务萎缩时,头部平台会阶段性受影响,但因核心场景闭环,主营业务不会受到明显冲击,整体运营仍能保持平稳。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