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日报
莫让童真成流水线产品
陈广江
一段时间以来,短视频平台出现大量以“记录萌娃日常”为名的账号。其中有不少是家长与MCN机构(网红孵化机构)精心策划出来的——从人设打造、脚本设计到流量变现,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商业流水线,实现“儿童网红”批量生产。(据《法治日报》5月13日报道)
活泼的“小太阳”,早熟的“小大人”,乖巧的“学霸”……看似天真烂漫的内容,很多并非出于自然。越来越多的孩子被困在摄影棚里,迎合家长与MCN机构精心打造的人设,参与制造流水线式童真产品。
孩子生理、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大量背台词、重复做动作很容易透支他们的体力精力,“要出名、当网红”等错误价值观导向更会侵蚀孩子应有的童真与可爱,让他们形成急功近利的思维、滋生心浮气躁的心态,从而影响身心健康。
童年不是商品,童真不应成为流量工具。遏制批量生产“儿童网红”现象,家长应抵制流量诱惑,不能以牺牲孩子身心健康为代价去挣钱。平台要落实主体责任,对直播和短视频内容加强审核。有关方面要加强监督管理,严肃查处炒作“儿童网红”的账号,集中整治利用未成年人牟利的直播和视频,让相关MCN机构明底线、知敬畏,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真正属于自己、不被流量绑架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