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邓钺洁)近日,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委托华中农业大学邀请的相关专家在省现代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楠木渡蔬菜种繁中心开展了“贵州省蔬菜集约化育苗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现场鉴定。
经专家组鉴定,该项目冬春季增保温补光试验使得辣椒自根苗商品率达92.8%、番茄自根苗商品率达90.6%;引进砧木46个品种嫁接成活率达95%以上有44个,嫁接苗壮苗率均达90%以上。专家组一致认为已达到项目苗期培育技术的各项指标。
此前,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为解决蔬菜集约化育苗关键技术难题,特邀华中农业大学别之龙教授团队开展相关研究,省高原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张万萍教授、成员裴芸博士参与了该项目的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解决梅雨季节涝害、土传病害等问题共引进砧木46个品种,包含番茄、茄子、辣椒、黄瓜、西瓜5种作物,每种作物均使用两种嫁接方法,在集成和优化嫁接管理技术后,实现嫁接苗成活率95%以上;基于产量与品质,筛选出至少两个优于自根植株的砧穗组合,并实现10%的单产提升,解决了农户因种苗抗性差导致的绝收、减产问题。此外,贵州地区冬春季节气温低且阴雨天气多、光照时间短,导致集约化育苗生长缓慢。为解决这一问题开展的冬春季增保温补光育苗技术研究,使商品苗成苗率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