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风险保障3175万亿元,赔付4485亿元,理赔超1.8亿件,3项指标均居行业首位。中国人保聚力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高质量发展。
科技金融质效不断提升。2024年,中国人保落地全国首单中试综合保险,签发全国首批重大科技攻关保险等科技创新险种,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投资规模达327亿元。
绿色金融体系更加健全。2024年,中国人保签署联合国可持续保险原则,承保新能源车1159万辆。承担绿色风险保障184万亿元,服务绿色发展投资规模1004亿元。
普惠金融供给更加完善。2024年,中国人保为5542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2.1万亿元。承办政策性健康险项目1442个。为9.7万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风险保障450亿元。
养老金融服务持续加强。2024年,中国人保实现商业保险年金新单保费234亿元,管理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资产规模6457亿元。
数字金融创新步伐加快。2024年,中国人保算力产业链保险等多个方案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保险服务试点工作保险方案目录。加快提升数字化服务保障水平,中国人保储备通用AI能力超150项,日均调用超100万次,中国人保专属大模型产品在10余个场景落地应用。
华侨城集团推出多样化、个性化服务
深化文旅融合共创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王珂
“五一”假期,华侨城集团(以下简称“华侨城”)旗下文旅项目迎来客流高峰,共接待游客390万人次。成立40年来,华侨城深耕文化旅游等主业,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华侨城深挖传统文化内涵,持续推出多样化、个性化文旅体验。成都、武汉、上海欢乐谷结合地域特色,打造“巴蜀迷情”“欢乐江城”等IP场景;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推出“锦绣盛市·梦华录”主题区。
不断推陈出新,是华侨城维护、发展和塑造品牌的关键。北京玛雅海滩水公园开业、无锡交响音乐厅商业轻资产项目落地、深圳创意文化园嘉途酒店试营业……去年,华侨城多元业务协同发展,新成果不断。在IP领域,华侨城实施“星河计划”,借助人工智能、数字人、社交媒体等新技术新媒体,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P。截至去年底,“星河计划”系列IP新增用户超400万,总粉丝量近7000万。旗下欢乐谷公司联动国潮国漫IP推出“国潮文化节”,打造深圳欢乐谷“迷你星球”亲子乐园等项目,激活消费新场景。
华侨城积极推进内部专业化整合,明确了旗下欢乐谷公司、文化公司、酒店公司、旅发公司、商管公司等专业子公司职能定位。有序优化业务布局与结构调整,丰富产品体系、完善品牌管理体系,形成了“母品牌+战略子品牌+产品品牌”相互支撑的生态架构。去年以来,华侨城旗下各专业公司在品牌打造上取得显著成果。
澳新银联闪付交易增长显著
升级支付生态助推经贸往来
本报记者葛孟超
2025年一季度,银联手机Pay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交易笔数同比增长4倍以上;新西兰奥克兰公共交通自2024年11月开通银联闪付服务以来,交易笔数实现10倍增长。这是银联服务中国与澳新人员双向往来,助力澳新本地支付产业升级的缩影。
银联不断深化澳新受理网络建设,已形成立体化支付服务矩阵。澳大利亚几乎所有POS商户和ATM受理银联支付,广泛覆盖“吃住行游购娱”等生活场景,其中约九成支持“挥”手机和“拍”卡支付。新西兰超90%的POS商户和ATM受理银联卡。
在深化当地受理市场建设、提升产品服务体验的同时,银联还在澳新推出多重优惠礼遇。从现在起至6月底,银联持卡人报名后在澳新全境线下商户消费可享优惠汇率。在澳大利亚使用银联手机Pay支付,全年均有满减优惠。
随着中国对澳新实施免签政策,银联通过“锦绣行动”持续提升外籍人员来华支付便利度。澳新来华游客可使用澳新本地发行的银联卡及银联合作钱包在中国境内刷卡、扫码支付,或将银联卡绑定至微信支付、支付宝和美团等境内钱包,享受“一卡畅行”的“无界”支付体验。
银联将继续践行“互信互联,共创价值”的战略愿景,在支付创新中探索发展机遇,在经贸往来中搭建金融桥梁,在民生服务中传递科技温度,助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京东集团发挥供应链优势
完善产品体系推动消费升级
本报记者赵梦阳
作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京东集团依托自身的供应链能力及技术优势,助力更多中国品牌创新发展。
前段时间,受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影响,不少外贸企业遭遇挑战。京东集团推出了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承诺未来一年内将采购不低于2000亿元的优质出口转内销商品,帮助外贸企业快速开拓国内市场。该计划自4月11日推出以来,已有上万家企业与京东采销进入实质性采购洽谈阶段。“我们不仅要帮助外贸企业解决库存压力,更要帮助他们塑造自身品牌,实现长效经营。”京东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消费品以旧换新是今年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自2015年起,京东集团在行业内推出了以旧换新服务,支持品牌焕新、助力消费升级。京东以旧换新服务已覆盖家电、家居、建材、3C、数码、汽车等200多个细分品类;全国超90%县域农村地区都有消费者通过京东进行以旧换新。同时,京东多元的线下业态为广大品牌提供了线上线下营销及售卖一体的新兴场所,助力消费升级的同时,推动一批优秀品牌创新发展。
“随着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深化,京东集团作为以旧换新国家补贴的重要承接企业,将持续联合上下游合作伙伴,不断完善产品体系、加强服务能力,助力推动消费升温、投资回暖。”京东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产学研用融合服务人民健康
扬子江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徐浩宇
扬子江药业集团(以下简称“扬子江”)深入实施“健康营销营销健康”双健康战略,致力于培育叫得响的医药健康品牌。
打造品牌矩阵,对标世界一流。扬子江按照建设“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标准,推动管理质态与国际接轨,增强品牌影响力。
强化创新驱动,夯实发展根基。2024年扬子江旗下工厂获评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级评估,运用AI技术赋能生产质检、药物研发等领域。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推进产学研用融合,在研各类新产品100余个。今年以来,自主研发的国产化药1类新药完成Ⅳ期临床试验疗效验证。
文化助推生态,服务国家战略。扬子江创办“扬子江文萃”公众创作平台,推动健康文化体系建设。联合权威媒体打造《国学遇见国医》等健康科普IP。连续支持泰州马拉松赛,开展市民健康义诊、共练八段锦等活动。在全国建立了80个中药材种植基地,护佑健康管理中心落地陕西汉中,在上海浦东新区周浦建立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扬子江致力于增强全产业链闭环能力,满足人民健康需求。
扬子江将继续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助力品牌强国建设,持续拓展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边界,构建“药、医、养、食、游”健康生态。
传承传统技艺加快技术迭代
泸州老窖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
泸州老窖坚持以文化共鸣激活消费,以数智创新增强发展动能,以人本主义提升产业价值。泸州老窖构建的1573国宝窖池群活态酿造与24代非遗技艺传承“活态双国宝”文化体系,不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更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范式。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融合,既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反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泸州老窖在3个维度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一是建立国家级固态酿造技术创新中心,突破风味物质解析等关键技术;二是打造白酒行业首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实现传统工艺与工业4.0的深度融合;三是构建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这种创新不离宗、传承不守旧的发展理念,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时代活力。
产业的本质是人的事业,产业的发展本质上也是人的发展。泸州老窖坚持做有温度的企业,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消费乐园”、以产业发展为己任的“产业乐园”和以从业者为根本的“人才乐园”,让泸州老窖的发展成果真正惠及于人、赋能于人、成就于人。
泸州老窖将与行业同仁携手并肩、接续奋斗,为推动中国白酒高质量发展贡献自身力量,践行“让世界品味中国”的愿景。
加强自主创新赢得市场认可
中国飞鹤有限公司董事长冷友斌
加强自主创新,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更是企业肩负的重要使命。
加强自主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飞鹤始终坚持实业报国、实业兴国,早在2006年就建起了乳业领域全产业链,以“笨”方法踏踏实实做实业;积极投身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承担40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牵头研制新一代婴儿配方奶粉,飞鹤已成为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等目标的有生力量。
加强自主创新,推动产业进步。针对我国乳品行业长期面临的功能性原料对外依存度高等难题,飞鹤将自主创新作为“破题”之道,聚力开展技术攻关,建成了国内第一条脱盐乳清生产线和第一条乳铁蛋白自动化生产线,并发布了全球领先的乳蛋白鲜萃提取技术,实现“弯道超车”,有效推动了乳制品关键原料的国产化,促使中国乳业向前跨出了一大步。
加强自主创新,满足市场需要。飞鹤向来注重为中国宝宝和国人提供精准营养。飞鹤深耕母乳研究,搭建起全国最大的母乳数据库之一。基于母乳研究推出的奶粉,更好地满足了中国宝宝需要,赢得了市场高度认可。近年来,围绕民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飞鹤还开展全龄营养布局,以自主创新助力全龄人群更健康、更长寿。
提升研发效能坚持普惠大众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行长李南青
微众银行始终秉持“让金融普惠大众”的使命,以科技为发展引擎,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
微众银行“微业贷”“微粒贷”等数字化金融产品,累计服务个人客户超过4.2亿,累计申贷中小微企业超过580万家,便捷、高效、低成本地为大众提供银行账户、存款理财、小额信贷和支付结算等综合金融服务。
“微业贷”是微众银行运用数字技术推出的全线上化、无抵押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产品。截至2024年末,“微业贷”已覆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建筑业贷款余额占比超70%;授信客户中,企业征信白户占比超50%,助力化解小微企业首贷难题。
微众银行保持高水平的科技投入,科技人员数量始终占全行员工总数50%以上。大力推动开源技术发展,截至2024年末,微众银行对外开源项目已达38个,覆盖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打造“AI原生银行”,构建完整AI工程化平台,建成公共算力资源池,大模型日均调用超4万次。开发包含各类AI Agent(智能体)在内的超过220个AI应用,并在研发效能提升、智慧办公、业务营销、客户服务和风险管理等场景落地应用。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下一篇:让入侵企业的经济犯罪无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