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赵俊杰)5月14日,由青海省林草局、西宁市人民政府、青海省科技厅、青海省科协主办,西宁市林草局、西宁植物园、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承办,江苏省林业局、青海省林学会、青海省草学会协办,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2025年林草科技活动周,在西宁植物园拉开帷幕。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被誉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处于特殊且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全省林草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战略部署,通过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三北”工程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草产业发展,纵深推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强介绍,此次科技活动周期间,省林草部门精心组织了林草科技成果展、林草科技推广项目展、林草文创展及林草科技产品展等系列展示活动,准备了生动有趣的科学展演活动,还有优秀讲解员现场科普林草知识。同时,还将在分会场开展交流研讨活动,集中展示林草科技创新成果,普及林草科学知识,推动苏青协作向纵深发展。
江苏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史新明表示,为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的重大决策,全面落实国家林草局关于科技进青海等部署要求,近年来,苏青两地充分发挥互补优势、深化科普合作,展示青海林业生态建设成就,共同促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广泛传播。5月14日,青海林草科技活动周现场落地项目签约,并准备了江苏林草科技适青成果手册,集中向大家宣传推介江苏省一些适青的林草科技成果。希望这些成果能够解决青海林草生态建设、生态保护和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促成更多更广泛的苏青科技合作交流项目落地。
为深入落实《苏青东西部协作协议》和《苏青东西部协作事项备忘录》,进一步加强江苏省优秀科技成果在青海的推广转化,两省林草主管部门积极对接,精准发力,筛选出了一批适合青海的林草科技成果,我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与“珍贵彩色树种主要蛀干害虫防控新技术集成与示范”科技成果的完成单位——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郑华英研究员团队达成项目协作意向,我省海东市平安区林草站与“有髯鸢尾新品种选育及高效繁育技术集成”科技成果的完成单位——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原海燕研究员团队达成项目协作意向。
活动当天,“青海省丁香种质创新与保护利用学术委员会”宣读成立,并向相关人员颁发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