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5月14日讯 长沙正在就读高三的杨立(化名)近一个月来反复头疼、失眠,到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发现,各项生命体征正常,身体不适是考前焦虑作祟。
5月14日,长沙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七病室副主任范卫兵提醒,中高考临近,考生考前心理调适别忽视。
品学兼优的高三学生,每天焦虑睡不着觉
杨立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平常身体素质挺好,并没有基础疾病史,为什么会持续头疼、失眠呢?为进一步了解情况,医生让杨立妈妈离开诊室,单独与他进行沟通。
杨立这才说起,一家人为了他能心无旁骛地学习,举家搬迁到学校附近陪读。妈妈更是要求严格,对每一次的考试成绩十分看重。近两次模拟测试考试不理想,名次下滑了20余位,妈妈虽然没有指责,但眉头锁得更紧了。杨立越来越焦虑,经常进教室就头疼,夜间通宵失眠,严重影响了日常学习。
医生诊断杨立是典型的考前焦虑,耐心地开导了孩子,并让他每天跑步30分钟,安排20分钟时间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或者看看自己喜欢的影视剧,以此转移情绪。
中考和高考是备受瞩目的考试,承载着无数学子的梦想与期望。随着考期临近,考生们紧张、焦虑等情绪也悄然滋生。范卫兵表示,过度紧张、焦虑烦躁、缺乏自信是中高考前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其主要原因是学生自身期望过高、家长和老师的压力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掌握正确调整方法,化压力为动力
如何掌握正确心理调整方法,化压力为动力,以最佳状态迎接大考挑战,范卫兵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合理设定目标,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历次考试成绩,制定一个合理的高考目标。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比如每天完成多少学习任务,每次模拟考试提高多少分数。这样既能让自己更有方向,又能在逐步实现小目标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
二是积极自我暗示,每天对着镜子告诉自己:“我可以的”“我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等积极话语。在遇到难题或考试失利时,不要气馁,而是鼓励自己“这是一次发现问题的机会,我可以从中吸取教训,下次一定会更好”。通过积极地自我暗示,调整心态,增强信心。
三是调整生活作息: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学习,做到劳逸结合。良好的生活作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稳定情绪。
适度运动放松也很重要,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进行适量运动,如晨跑、课间跳绳、晚上散步等。■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高煜棋
通讯员 刘艺博 杨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