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质量报
□ 本报记者 乔燕强
“这款大米采取有机种植模式,已经走进山姆会员店、盒马、永辉等连锁超市”“这款冰酒产自全世界最大的冰葡萄种植园”“这款海参单体泡发倍数达到16~18倍”……
5月9日,5·10中国品牌日辽宁品牌建设工作座谈会在辽宁省盘锦市举办,获评“辽宁优品”认证的企业、辽宁省品牌建设促进会会员单位代表共聚一堂,讲辽宁品牌故事,互相学习交流。获评“辽宁优品”产品的企业代表化身“品牌代言人”逐一上台,用专业又接地气的话语推介“辽宁优品”产品。
在经验分享环节,本溪龙山泉啤酒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赵雪松表示,公司坚守“本本分分做人,点点滴滴酿酒”的匠人精神,在“辽宁优品”品牌建设思路下,通过数字赋能、创新发力,品牌建设迈上了新台阶。盘锦鼎翔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春林说:“我们拥有国内最大的有机认证大米生产基地,在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大力支持和带领下,企业携‘辽宁优品’产品多次参加省内外展会,自身品牌的公信力和美誉度都得到明显提升。”
“辽宁优品”评价擦亮辽宁好品品牌,是参会所有获评企业的共识。沈阳榆园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芳芳说:“‘辽宁优品’对酱腌菜亚硝酸盐的标准严于国标,对产品质量的严苛要求,有助于推动榆园酸菜走出辽宁、走向全国。”北票市永丰杂粮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伟表示,公司全线产品均被认证为绿色食品,通过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对“辽宁优品”统一的品牌推广,企业降低了营销成本,扩大了销售渠道,在省内外市场的渗透率明显提高。
辽宁省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处处长郑怀海在座谈会上表示,“辽宁优品”的打造不是一评了事,将坚持高标准、严评价、强监管、可追溯的工作原则,后续将采取推、销、展、监等配套举措,通过多渠道大力宣传品牌、多平台着力推广品牌,把“辽宁优品”展示推介出来,让企业在销售上实现真正增长,继而带动辽宁相关行业、产业的发展。郑怀海还呼吁企业抱团取暖,互相搭台,避免不正当竞争和内卷式发展。
座谈会上,多年致力于品牌研究推广的辽宁省委党校教授李海鹏,针对辽宁有好产品但欠缺响亮品牌的状况做了深入剖析,阐释了“辽宁优品”建设的长远意义;“辽宁优品”获评企业全体发起“辽宁优品”高质量发展倡议;辽宁省品牌建设促进会对近期即将组织“辽宁优品”参加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做了通报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