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今天,申城依旧被多云“滤镜”笼罩。阳光虽不刺眼,热力值却一路飙升,午后最高气温直冲31℃,加上湿度加持,熟悉的湿热体感现身。今夜局部地区会飘落短时小雨,不过对出行影响甚微。气象专家说,今年首轮入夏倒计时已启动,申城似乎正一路小跑,冲向夏天。
按照气象标准,立夏节气之后,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22℃即为入夏。这5天中的首日即为夏季起始日。这一标准由我国气象学家张宝堃在1934年提出,经过改进后更强调数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与传统节气“立夏”形成科学互补,立夏(每年5月5日或6日)是天文意义上的季节起点,而气象学入夏则需满足实际气温条件。截至昨天,申城已连续两日日均气温达标,今天日平均气温“稳坐”在22℃以上也无悬念。未来一周,申城仿佛开启暖炉模式,最低气温基本都维持在21~22℃,最高气温大多在26~31℃间“蹦跶”,因此,气象意义上的夏天可能已踮起脚尖叩响大门。数据显示,上海常年入夏日为5月24日(以1991-2020年徐家汇站气候数据为基准)。
上海的入夏进程常呈现“阶梯式”特征,需要连续5天稳定达标才会迎来正式“入夏官宣”。随着暖湿气流“集结”,本周后期申城天气将有所变化。周五前后,较明显的降水为燥热的城市“降降火”,双休日则有短时小雨相伴。受雨水打压,周五最高气温暂退至26℃,其余时段“热”情不减。气象专家提醒,气象意义的入夏,常常供天气工作者研究之用,普通公众对天气最直接感知就是越来越炎热,因此,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感受,及时调整着装来应对季节的变化。
当申城还在“入夏门槛”徘徊,北方多地已“快进”到盛夏。16日至17日,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将“火力全开”,35℃以上高温如“烤炉”般铺展开来,郑州、西安、太原等地局地可达37℃,部分区域甚至逼近40℃,柏油马路仿佛能“煎鸡蛋”。有出行计划的市民,记得提前准备好夏日装备。
原标题:《丹丹看天气|今天气温破30℃,上海的夏天到底来了吗?》
栏目编辑:郜阳 题图来源:新民晚报制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