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5月14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5月13日下午,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全省劳动人事争议十大典型案例”。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当前,甘肃省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呈逐年上升态势,2024年全省人社部门调解仲裁机构共受理案件1.2万件,同比增长9%,法院审理劳动关系类案件量也在攀升。为此,省人社厅围绕“减量、提质、增效”目标,与省高院携手共进,提升劳动者就业权益保障水平。
省人社厅副厅长兰霖介绍,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关乎民生,兼具当事人平等协商和国家干预双重特点,调处时需偏重保护弱者权益、强调社会公益,处理失当易引发复杂社会与政治问题。
在源头治理方面,省人社厅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重心从“等案上门”向“服务上门”转变,健全劳动人事争议多元调解体系,扩大调解委员会覆盖面,利用“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等建立多层次调解网络。2024年,全省仲裁调解结案和基层调解组织调解案件结案共计1.48万件,调解成功率80.3%。同时,助企纾困,开展“法治人社志愿青春”活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法律宣传咨询,指导企业完善劳动用工制度。
在办案质效提升上,省人社厅打造仲裁化解矛盾纠纷新模式,建立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实行快立快调快审快结机制,开展重大集体争议专项行动,扶弱助贫,畅通维权“绿色通道”。2024年,全省各级仲裁机构受理案件1.23万件,审结案件1.22万件,仲裁结案率99.5%,结案案件涉案金额4.8亿元。
针对裁审衔接,省人社厅与省高院将推进信息互通、难题共研等机制,联合发布典型案例、统一法律适用标准、规范自由裁量尺度、制订衔接意见、加大普法宣传,规范裁审程序衔接。
在机构队伍服务水平提升方面,省人社厅深入推进“六个转变”,开展集中整治,提升办案效率与服务水平。下一步,将持续加大调解员和仲裁员培训力度,创新办案方式,新开发的调解仲裁办案系统已上线运行,标志着甘肃省劳动人事争议服务迈入数字化阶段,当事人可足不出户申请办理争议。
兰霖表示,省人社厅将引导更多资源和力量至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发挥调解仲裁积极作用,减少诉讼增量,为平安甘肃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