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消费日报网
图为信胜科技员工在调试刺绣机。□ 本报记者 王薛淄 文/摄
衣食住用行,“衣”居首位。在浙江诸暨的智能车间里,机械臂的精密运转声与绣针的疾速穿梭声交织成曲——266根针头以每分钟1400转的节奏,在布料上绣出繁复的异域纹样。38年前,当第一台国产电脑刺绣机成功绣出稚嫩的针脚时,没人能想到,这座以“袜业之都”闻名的小城,会用“数字丝线”绣出一张全球刺绣机产业的“霸主地图”。
4月25日,记者走进位于“中国刺绣机产业基地”的浙江大豪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信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探寻诸暨刺绣机产业“智造”升级的密码。
机器人“绣花工”登场
效率革命背后的硬核科技
来到大豪科技数字车间,数台机械臂正精准完成三防漆喷涂、焊接与螺丝安装工作,生产出的电控电脑板良率高达99.9%。“预计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线改造完成后,可节省人工超90%。”大豪科技行政经理吴迪告诉记者,企业近年在数字工厂建设上累计投入超5000万元,投产的34亩诸暨基地去年贡献产值14亿元,成为北京总部产能转移的核心支撑。
图为大豪科技数字车间,员工在机械臂的协助下完成电控电脑板生产。在车间下方的大豪科技展厅,展示着企业的发展历程,以及企业云平台和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即大豪智能工厂云平台的实时工作情况。1987年,大豪科技联合青岛缝纫机厂开发成功中国第一台电脑刺绣机,开启了中国电脑绣花机近38年的发展历程,并实现了从低端到高端、从量到质的飞跃。记者了解到,展厅的大豪智能工厂云平台已在罗莱家纺、凯诗利等多家头部企业成功应用,已接入针缝设备超过2万台,打造终端头部数字化标杆工厂超过30家,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
一直以来,大豪科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品的自动化、数智化、个性化创新,持续赋能刺绣机产业行业发展。“在产品创新方面,大豪科技推出Mate系列旗舰智能电控,以高清液晶屏搭配工业化界面设计,打造多元人机交互体验,推动行业装备向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迈进。”吴迪表示。
与此同时,大豪科技通过产品平台化开发、业务信息化管理实现各业务技术协同及运营管理协同,推动缝制针织电控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2021年大豪科技控股诸暨轻工时代机器人有限公司,助力整机自动化程度迈上新台阶。目前,诸暨市八成以上刺绣机生产企业都装上了大豪科技开发的“智能芯”。“我们年研发投入超千万元,20%员工为科研人员,年转化60%技术成果。”吴迪表示,大豪正与下游企业共建智能化生态圈。
266头刺绣机全球领跑
破解“高速绣作不断线”难题
在信胜科技车间,一台超多头刺绣机正在演示:266根针头以每分钟1400转的速度同步作业,金线穿梭间,繁复的纹样一气呵成。传统刺绣机在1000转以上高速作业时,断线率高,迫使企业频繁停机检修。对于成功攻克1400转高速绣作不断线和剪线的技术难关,公司董事长王海江十分自豪,“除了更换线轴,我们的刺绣机能做到全速运转”。
作为国内刺绣装备行业的领军企业,信胜科技始终以“技术立企”为战略导向,目前已累计获得国家授权专利4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80多项),2024年,信胜科技推出的“基于振动自适应消除的高速刺绣机”入选“2024年度浙江省首台(套)装备”名单。
“以前大家都用日本的机器,现在我们生产的混合机在平绣的基础上,加上了散珠绣、金片绣、绳绣等功能,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这种机器,日本也没有能力生产。”信胜科技外贸总监骆晓军表示,目前,他们公司的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适用行业涵盖家居、玩具、箱包、服装、户外、工艺品等,现在为了满足个性化生产需求,客户私人定制产品占比越来越高,去年达到了40%,未来这个数字将更高。
从“制造基地”到“标准输出者”
产业集群的进阶密码
在出现刺绣机前,刺绣一直都是手工制品。1828年,瑞士人Joshua Heilman生产了第一台手摇刺绣机,从而开始了机械刺绣代替手工刺绣的发展时代。
中国刺绣机产业发展历经多个阶段,从学习国外,未形成自身技术风格和标准,到电控技术快速发展,特种绣功能全面发展阶段,再到如今超多头机电控技术成熟,超高速精品电脑刺绣机比肩甚至超越进口,实现多项世界首创,向全世界70多个国家出口,完成从刺绣机大国向世界刺绣机强国的转变。
作为“中国刺绣机产业基地”,诸暨刺绣机产业底蕴深厚,电脑刺绣机产量占全国70%、全球65%。2018年,该地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缝制机械协会联合授予的“中国刺绣机产业基地”称号,并于2023年成功复评。“从模仿到领跑,关键在于放弃低端竞争,全力冲击高端市场。”诸暨市刺绣机行业协会会长陈桢铭指出,如今,国潮风兴起倒逼产业升级——消费者对刺绣图案复杂度的需求激增,推动企业年均研发投入增长超15%。目前,当地已形成50余家整机厂、80余家配套企业的全产业链,2024年刺绣机产业产值达115.9亿元,出口额达35.3亿元。
在大豪科技、信胜科技等头部企业引领下诸暨刺绣机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全球刺绣机制造的重要力量。而诸暨刺绣机产业的发展,则是传统产业“数实融合”的典范。从手摇绣花机到266头“智能巨兽”,从代工生产到定制化主导,诸暨刺绣机产业的进化之路,不仅诠释了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中国方案”,更以科技为针、数据为线,在全球高端装备版图上绣出鲜明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