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孔嘉敏 邬渭渭 摄 影 孔嘉敏
当承载婚嫁习俗的黄金遭遇前所未有的价格震荡,备婚新人的“买金”传统也迎来了时代与爱情的双重考验。
今年,国际黄金期货价格已暴涨超30%,创下黄金百年历史中最陡峭的年度涨幅曲线。国内品牌金价也随之水涨船高,今年4月,足金饰品价格冲破每克1000元关口。然而,近段时间,国际金价频繁巨震,“五一”期间,部分品牌金店报价更是跌回“8字头”,随后,国际金价再度拉升,国内品牌金店克金价格重新突破千元,昨天,“金价又崩了”冲上热搜!
这场由多元因素共同掀起的金价“狂飙”,不仅让准新人的婚庆预算骤然吃紧,更折射出传统婚俗与现代消费观念的激烈碰撞。在这场传统与现实的博弈中,备婚新人如何才能应对“甜蜜的烦恼”?
以轻量化金饰破题婚俗压力
“五一”期间,记者连续3天去市区南湖天地、中山路八佰伴、南湖万达商场“打卡”,通过走访发现,因为金价下跌以及“五一”期间各品牌金店都推出了满减等优惠活动,商场内的品牌金店皆是人气爆棚。
“其实结婚究竟是买‘三金’还是买‘五金’没有固定说法,主要还是看你们的喜欢。你刚刚选的这个手镯是我们的热销款,非常经典。”在凤祥喜事品牌金店内,门店经理正在为一对备婚新人推荐金饰。
准新娘名叫王倩,家住秀洲区,一头过肩长发是特意为了婚礼留的。“我男朋友说结婚要买‘五金’,但现在金价高得离谱,所以我和他商量了一下,要不就买‘三金’吧,款式也可以选得日常一点,这样克重轻,价格也便宜。说到底,结婚买黄金只是仪式感,有了就行。”
自2024年初以来,黄金累计涨幅超60%,远超2024年的27%,从3000美元/盎司到3400美元/盎司仅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史诗级”涨速让备婚新人有些蒙,更有新人看着手里的备婚预算陷入了沉思。王倩笑着打趣道:“也不能为了追赶金价而闪婚吧,其实几金不重要,真正的幸福不需要称量,金饰的克重也终将要让位于心意的分量。”
王倩的想法代表了很多准新人的心声。在老庙黄金品牌店内,“克减120元”“古法新品补贴100元到500元工费”的活动力度吸引了不少消费者。柜台前,一对年轻情侣正在挑选手镯。
“这款手镯重32克,原价32776元,现在可以省下4740元,还是蛮划算的……”店员迅速在计算器上按下数字。
“要不就买这款手镯,再搭配两件简约款的戒指和项链吧,以后日常也能戴。”这对情侣低声商量着。记者上前询问后得知,这对情侣也在为婚礼准备“三金”,面对有限的预算,他们做出了和王倩同样的决定:减少购买黄金克重。
“由于是婚俗传统,也就是所谓的刚需,所以在金价上涨之后,很多新人依然会来买黄金,但可能在相同预算的情况下会减少克重。也有少部分新人会选择买金条,因为金条没有工费,结婚时摆出来也很好看。”老庙黄金工作人员为记者分析了市场现状。
一边是承压的“钱袋子”,一边是充满仪式感的黄金首饰,在这场双重考验下,备婚新人是否还有其他“答题方式”?
打金铺里续写传统婚俗新故事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南湖区大年堂前路上的“周记锦鸿珠宝”打金铺,一家不大的门店满是岁月痕迹。店铺老板周锦鸿正伏案工作,他的工作台古朴陈旧,台面上的工具也略有斑驳,仿佛写满了光阴的故事。
“老板,我和我女朋友要订婚了,这次想打一对对戒,这个款式是我在网上搜的,你看能打出来吗?”27岁的张先生即将迎来人生喜事,此前,他已在银行购入一根5克的金条用于打金。说话间,他将金条递给了老板。
称重、熔炼、锻打、碾压、成型、抛光……店铺老板周锦鸿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不出一个小时,一对精致的对戒就诞生了。
一单结束,周锦鸿立马又开始下一单。“老板,我想打一个古法素圈手镯,这是我带来的旧首饰,你就用这个打吧。”说话的是一对情侣,他们也即将踏入婚姻殿堂。
“其实‘三金’已经在商场买过了,但当时没有买手镯,主要还是考虑价格问题。所以这次男朋友就提出拿家里不戴的旧首饰过来打一个镯子,不仅经济实惠,还挺有仪式感。”准新娘李莉笑着说。
周锦鸿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是“结婚季”,所以3月和4月他接到了很多用于结婚的“三金”“五金”单子。“平均每天都有,有些是拿家里的旧首饰来打,有些则是拿金条来打。款式的话,手镯、戒指、项链都是必备款式。”周锦鸿说。
显然,打金就是这届新人寻找到的“平替”答案。
打开小红书、抖音等时下年轻人爱“逛”的社交平台,备婚、打金也已成为热门话题。“00后情侣备婚50克金条打‘四金’”“打金初体验,性价比超高”“结婚‘五金’不是买的,是金条打的”等各类打金Vlog、备婚日记层出不穷。
“日子是自己过的。我不想打肿脸充胖子,但也喜欢仪式感,想在结婚时戴上美美的黄金首饰。所以,打金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在采访中,另一位准新娘邱女士剖析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在传统与现实间寻找平衡
面对金价“狂飙”,越来越多的准新人开始跳出传统婚俗的固定框架,在“仪式感”与“性价比”之间寻找平衡。他们通过减少克重、旧金焕新、金条替代等方式破局。一组数据变化恰好印证了这一趋势: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黄金消费量290.492吨,同比下降5.96%,其中黄金首饰134.531吨,同比下降26.85%;金条及金币138.018吨,同比增长29.81%。
在嘉兴,银行网点的金条销售热潮正是这一转变的缩影。“近期购买投资金条的客户明显增多,部分高净值客户甚至以公斤为单位购入。”工行嘉兴分行公司金融业务部负责人解释,相较于首饰,投资金条无工艺溢价、流通成本低,不仅能满足婚俗中“摆金”的仪式需求,还兼具保值属性,成为不少新人的折中选择。
其实,结婚购买黄金,本质上也是家庭资产配置的一环。“黄金是家庭底层资产的存在,通常建议一个家庭可以配置10%~15%的实物黄金,但并不建议投资者一次性全部购入。投资方式也更推荐风险较小的货币基金、积存金(电子黄金)等理财方式,若考虑实物黄金,从银行购买投资金条是更优解。”工行嘉兴分行投资顾问柳毅也给出建议。
同时,嘉兴大学教授王喜进一步提醒,“目前,2025年国际金价涨幅已经积累了一定风险,投资者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密切关注美联储的利率决策、通胀数据和地缘政治事件等,同时区分好‘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