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
国内半导体龙头北方华创(002371.SZ)订单稳步增长。
5月12日,北方华创举行了线上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当天晚间,北方华创发布了一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表,公司表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的新签订单继续保持良好趋势。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06亿元,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5.81亿元、15.7亿元,同比增速均在4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北方华创的负债率过去一年来逐季改善,到2025年一季度末降至50%。与此同时,公司的总资产继续增长,达到682.42亿元。
营收净利连续8年双增
日前,北方华创举行了线上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北方华创实现营业收入82.06亿元,同比增长37.90%;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5.81亿元、15.7亿元,同比增长38.80%、44.75%。
对于业绩增长,北方华创表示,公司集成电路装备领域电容耦合等离子体刻蚀设备(CCP)、原子层沉积设备(ALD)、高端单片清洗机等多款新产品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工艺覆盖度显著增长,同时多款成熟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凭借优良的产品、技术和服务优势,公司市场份额持续扩大,业绩同比提升。
根据投资者关系活动表,北方华创称,2024年ALD设备的总收入近20亿元。据了解,公司的ALD设备包括热式原子层沉积设备、等离子增强型原子层沉积设备、金属栅极原子层沉积设备和炉管式原子层沉积设备。
北方华创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称,2025年一季度,公司的新增订单保持良好趋势。
需要注意的是,北方华创一季度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7.29亿元,净流出幅度加大。北方华创表示,公司为了满足订单需求,采购商品支付的货款增加,使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出现下降。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北方华创是由七星电子和北方微电子重组而来,2017年更名为北方华创,此后,公司的业绩持续增长。2017年至2024年的8年间,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增长。期间,营业收入从22.23亿元增长至298.38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26亿元增长至56.21亿元。
研发投入跨越式增长
重组后,北方华创通过下属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北方华创真空技术和七星华创精密电子科技三家子公司实现了半导体装备、真空及锂电装备和精密电子元器件三大业务板块的布局。目前北方华创已成为国内集成电路高端工艺装备领域的先进企业。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作为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持续投入研发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保证。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3.51亿元、5.25亿元、6.7亿元、12.97亿元、18.45亿元、24.75亿元、36.69亿元,研发费用实现跨越式增长。
2024年,北方华创新申请专利超1300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80%,在集成电路装备领域深拓边界,刻蚀、薄膜沉积、热处理、湿法等工艺制程设备累计出货量突破13000腔,多项产品技术参数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市场占有率与行业话语权显著提升。
2025年一季度,北方华创投入的研发费用继续增加,为10.26亿元,同比增长40.89%。
值得一提的是,从季度来看,北方华创最近四个季度的资产负债率持续改善。2024年一、二、三、四季度,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3.71%、53.54%、52.89%、50.96%。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继续降低至50%。
与此同时,北方华创总资产持续增长。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的总资产高达682.42亿元,较2017年末的81.45亿元增长了超7倍。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