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黑龙江日报
□曹现敏 本报记者 崔立东 孙昊
“以前没有规范管理,集体资金就像是一摊散沙;现在账目清晰、流程规范,村干部省心,村民放心。”甘南县甘南镇美满村党支部书记高兴峰一边说,一边翻阅账本展示给记者。这个曾经负债累累的村,如今村集体存款近400万元,已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这是甘南县规范村级“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坚持一体化推进资金审批“一张表”、资产监管“一本账”、资源发包“一平台”,实施“清化收+能人带动+制度护航+产业赋能”四步工作法,有力推动资金支出集约化、资产管理规范化、资源发包市场化。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呈现企稳回升的良好局面。
春耕时节,记者深入甘南县多个乡村采访发现,规范的“三资”管理,不仅让村集体“钱袋子”鼓起来,更让村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围绕“谁来管” 选准“当家人”
围绕“三资”谁来管这一核心问题,选好人、用能人。甘南县打好“建、选、育”组合拳,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建强队伍。
2021年换届以来,甘南县优化调整村党支部书记22人,并储备后备人才190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8%,“双一流”高校毕业生15人,致富带头人型村支部书记占比达到64.3%。
“以前村干部没人愿意干,现在竞争很激烈。”甘南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黄玉刚告诉记者,县里实行村级“定标评星”绩效考核、村支部书记“四化”管理,在全省创新实施村支部书记基础工资发放改革。过去村干部工资“一年开一次,一次顶一年”还时常拖欠,改为按月打卡发放后,村支部书记人均年报酬增加1.6万元。现在村干部的工作既有保障又有奔头,大家管理集体资产时更加认真负责了。
选准“当家人”只是第一步,甘南县还加强“三资”监管力度,配强“监管人”。黄玉刚介绍,过去,县农村经济管理总站组织薄弱、队伍不强,自2022年开始,县里将其由副科级升格为正科级,编制由11人增加到22人,经费增加了七倍。
乡镇经管站也加强了力量,人员平均达到3人以上,并实行双重管理,对村级财务人员采取集中办公方式以工代训,提高业务水平。
甘南县农经总站站长刘廷峰介绍,三年来,县经管总站采取“常态化+超常化”措施,对乡村财务审计覆盖率达100%,有效解决了乡村经管队伍业务能力存在的不懂、不专、不精、不强问题。
围绕“如何治” 抓好“点线面”
围绕“三资”如何治问题,甘南县建制度、优流程,坚持以制度管住人、权、钱三大核心要素,确保“三资”治理实效。
抓好“点”,就是聚焦问题易发点,建立合同、印鉴等8项制度,创新公章“云”审批,实行村级财务“每月集中办公日”机制。
在查哈阳乡幸福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财务室的墙上贴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制度”,内容包括资金、资产、资源、用工、合同、预决算等规范的流程步骤。村党支部书记谢文玲说:“过去大家都凭经验和惯例办事,现在有制度,防疏堵漏,村民的钱袋子更安全了。”
畅通“线”,就是建立“三资”管理等10项制度,实行“三务”公开全覆盖,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百姓一个明白。
在兴十四村,村委会公开栏上详细公示了村集体收支情况、资产清单、资源发包等信息。村民表示,现在村务都公开透明,看到钱用在了刀刃上,心里踏实。
拓宽“面”,就是把全县的村划分为五类,根据不同情况施策。对基础较好的示范村,重点推进产业提升;对有矛盾的重点村,强化干部包保和矛盾化解;对薄弱村则加强基础建设和队伍培养。
化债减负 释放“三资”发展活力
围绕乡村“怎么兴”问题,甘南县化债务、清三资、壮产业,让“三资存量”变成“发展增量”,让“沉睡资源”变成“活力资产”。
据介绍,县里成立专门工作组,一村一策化解债务,通过资源变现、盘活资产、协商还款等方式,帮助村集体摆脱债务困境。
通过实施“化债十四法”,2022年以来,甘南县清理不合理合同72份,化解债务9389.7万元。
一边化解债务减负担,一边新增资源促增收。甘南县建立“三资”数字化监管平台,实现阳光操作,新增资源清收率、资产资源平台发包率均达100%。三年累计清收1.07亿元,2024年清收4246.6万元。
“十年前,村里外债400万元,通过‘三资’管理,如今村里存款480万元。”村党支部书记刘鸿启告诉记者,“农村最敏感问题的就是‘三资’问题,通过统一上平台价交易,大大增加了集体收入。”
规范化的“三资”管理为甘南县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目前,村级债务由治理前的3.8亿元减少至4809万元。全县93%的村年收入50万元以上,95个行政村中无债务村70个,存款超百万村59个。
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民收入也持续增长。2024年全县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117元,同比增长6.9%。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深化‘四步工作法’,用好党建引领、群众参与、改革创新‘三把金钥匙’,推动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今年底努力将全县村级债务降至4000万元以下,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甘南县副县长董世民表示,从数字上看,“三资”管理创新是一场财务制度的革新;从本质上看,这是一场乡村治理的深刻变革。它不仅让农村集体经济“强”起来,更让干群关系“亲”起来,乡村治理“优”起来,更能够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下一篇:微软宣布将裁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