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黑龙江发布
近日,黑龙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黑龙江省委网信办、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公安厅、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联合开展全省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侵害劳动者就业权益、扰乱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虚假招工、违规劳务派遣等问题,从严惩处违法违规行为。期间还将开展企业用工“法治体检”和行政指导,为劳动者就业创造良好环境。专项行动将持续至7月底。
此次行动将围绕五个重点领域展开整治。在劳动用工方面,重点查处超时加班、拖欠工资、不落实带薪休假、侵害女职工及未成年工权益等行为。在劳务派遣方面,打击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劳务派遣、“假外包、真派遣”、矿山企业井下作业及专职消防员非法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单位超比例或在不符合岗位要求下使用劳务派遣等行为。在职业中介活动方面,重点纠治线下“黑职介”、通过自建平台或利用互联网平台非法开展职业中介活动等。在以职介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方面,重点打击“招转培”“培训贷” 等欺诈行为,严惩以“包上岸”“保offer”等名义诱骗违法犯罪活动。在行业监管方面,整治发布歧视性或无关限制性招聘信息、违法使用求职者个人信息、非法介绍或使用童工、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单位招用人员未履行查询义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违规配合用人单位不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行为。
专项行动期间,人社、网信、教育、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将开展普法宣传,组织召开行政指导会宣讲法律法规,加强大数据比对,推广网络巡查、远程监管,畅通维权渠道,获取违法违规线索,减少对市场主体不必要干扰。对查实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作出行政处理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向社会公布重大典型案件。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专项行动首次划定非法劳务派遣红线,将“共享、代理、转包”等变相派遣行为列为整治对象,点名矿山企业井下作业、专职消防员非法使用派遣工,直击劳务派遣灰色地带。首次将“自建网站、小程序、公众号”等线上平台纳入非法职业中介的打击范围,并明确将常态化发布招聘信息视为职业中介活动,需持证经营。在就业歧视方面,除了与岗位无关的“民族、性别、年龄、地域”等歧视性条款之外,首次将“学习形式”也纳入限制范围。
下一篇:持续放大数字贸易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