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方林 祝庆庆
5月12日,记者走进位于义龙新区万屯镇的贵州元豪发电有限公司集控室,看见巨大的显示屏上,3台35万千瓦发电机组的运转数据不断跳动,技术人员正神情专注地看着屏幕上的数字变化。
“我们发的电可供旁边的元豪铝业公司直接使用。”黔西南州元豪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恒介绍,元豪发电公司与元豪铝业公司均为黔西南州元豪投资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二者共同承担元豪煤电铝一体化项目的建设运行工作。2024年,公司累计发电量达57亿千瓦时,生产铝锭超8万吨,实现总产值45.45亿元。
在贵州元豪铝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电解槽正满负荷运行,铝土矿在这里被加工成铝锭。很快,这些铝锭就将被运往周边铝企业。
“黔西南州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产煤基地,周边地区还能产出生产电解铝所需的氧化铝,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让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一席之地。”贵州元豪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金励介绍,针对黔西南州煤炭特质,公司选择了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燃煤发电机组,在环保上做到有效超低排放,实现一级能耗指标的同时保证了效率。
目前,元豪公司正紧锣密鼓地推进电厂4号机组建设以及铝厂后续产能扩建工作,届时预计年发电量将超过80亿千瓦时,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元豪铝业副总经理周桂生介绍,公司用电全部由元豪电厂直供,具有供电稳定和成本低的优势。“我们将与有产能指标的企业进行合作,进一步扩大产能、降低能耗,实现高载能铝水全部就地转化。”
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以及建筑等行业的基础原材料,铝在现代产业格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电解铝生产为核心,吸引上下游相关产业聚集,打造一条高价值的铝产业链条正是黔西南工业布局中的重心所在。
近年来,黔西南州持续打好“有链强链、缺链补链、上下延链”组合拳,以强化产业链建设为重点,大力推动铝及铝加工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了从能源保障到精深加工产品输出的产业闭环。元豪铝业借助政府搭建的平台,积极吸引铝深加工下游企业,以延长和扩展生产链条,全力构建一个规模更大、效益更优的产业集群。
以元豪煤电铝一体化项目为链主,生产预焙阳极碳素的路兴碳素等公司是上游企业,生产铝制汽车轮毂的贵州龙凯等公司是下游企业……在黔西南州的铝产业链条上,围绕电解铝生产和加工利用所形成的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2024年,黔西南州铝相关产业产值达210亿元,增长达34%。
路兴碳素新材料有限公司一年就可生产预焙阳极50万吨以上,能满足下游企业上百万吨电解铝的生产需求;2024年,兴仁登高电解铝产量达48.12万吨,用电65.18亿千瓦时,创造产值约84.27亿元;龙凯公司可实现年产120万只汽车轮毂,市场已扩展到了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值约2.2亿元……
当前,黔西南州正大力推进铝相关上下游产业项目招引工作,着力推动铝精深加工向交通铝、铝家居、铝户外用品、军工铝、高精铝五大方向集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