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林梦雪】在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技术革新不断突破以及应用场景逐步落地的多方协同作用下,低空经济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与广阔的发展空间。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蜜蜂低空创始人赵敏认为,低空经济已经到了技术发展曲线快速上升期,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政策的逐步放开,低空经济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近日,蜜蜂低空宣布成功完成天使轮融资,由早期风险投资机构阿尔法公社领投。对于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布局,赵敏称,“我们不是造飞行器的人,而是让飞行器被需要和被使用的人。”
精准定位,快速切入文旅场景
据赵敏介绍,蜜蜂低空自成立之初便明确了自己的定位——低空产业服务商。不同于传统的零部件供应商或整机制造商,蜜蜂低空专注于为低空经济提供综合场景解决方案。该公司成立仅13个月,便以旅游观光场景为切入点,迅速覆盖了23个省份的110多个5A/4A级头部景区,并获得了独家运营权。
“在旅游观光场景中,蜜蜂低空通过测试期即实现新景区上线周期压缩至72小时、单机日执飞架次达60余次、季度单机营收破百万的佳绩,验证了低空经济里的产业+场景的‘最小可行性闭环’。”“赵敏说道,这一模式的成功,不仅为蜜蜂低空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更为低空经济的商业化进程提供了经验。”
据悉,完成天使轮融资后,蜜蜂低空并未止步于旅游观光场景。该公司计划围绕低空领域构造“场景-消费-供应”三要素的商业闭环,进一步布局四大核心场景:电力、水利的智能巡检方案;支线物流、应急救援的物资配送网络;森林防火、城市安防、智慧农业的监测体系;以及低空观光、文旅拍摄的消费服务。
赵敏还提到,“本轮融资完成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低空垂直场景AI系统的投入,推动标准化场景运营模式的复制和推广。同时,我们将开放蜜蜂产业合作平台‘低空智联’,共建低空产业新生态。”
创新解法,推动产业闭环
低空经济虽然潜力巨大,但当前仍面临诸多痛点。技术困境、场景割裂和商业闭环难题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三大瓶颈。赵敏解释称,比如现在太多团队困在“航空级技术”和“飞行器参数”的执念里,前期研发费用难以为继之外,很多头部企业单机年运维成本近百万,营收却不足30万元。
对此,赵敏提出:“与其等待技术完美,不如先让产业转起来。”
在技术困境方面,蜜蜂低空并未盲目追求高端技术的突破,而是通过选择成熟且适合当前市场需求的飞行器,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固定翼有人机,来快速切入市场。这种策略不仅降低了技术风险,还加速了商业化进程。
在场景割裂方面,蜜蜂低空通过高频刚需的文旅场景切入,打破了场景之间的壁垒。该公司不仅提供了飞行观光服务,还结合数据画像和精准流量运营,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体验。同时,通过与景区的深度合作,蜜蜂低空实现了场景的快速复制和推广。
在商业闭环难题方面,蜜蜂低空通过流量运营和私域运营,实现了用户从触达到转化再到复购的全链条管理。“公司不仅为C端用户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体验,还为B端企业提供了精准的流量获取和私域运营服务。这种双轮驱动的模式,为蜜蜂低空构建了稳固的商业闭环。”赵敏说道。
据了解,蜜蜂低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跨界的产业经验和强大的数据驱动能力。作为在线教育行业的连续创业者,赵敏及其团队在流量运营和私域运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被成功复用到低空经济领域,为蜜蜂低空构建了稳固的用户基础和高效的运营体系。
同时,蜜蜂低空高度重视数据在低空经济中的应用价值。“公司通过收集和分析每一次飞行的数据,不断优化运营策略和服务体验。这些数据不仅为蜜蜂低空提供了宝贵的市场洞察和用户反馈,还为上游供应链和整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赵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