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交通新闻网
时下,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汛期。据预测,今年我国极端气候事件偏多,旱涝并重,北方洪涝灾害风险高,北上台风影响较常年大,暴雨洪涝灾害链不断延伸。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强降雨和洪峰考验,各地港航管理部门通过制度创新、科技赋能、实战演练等多种方式,采取有力举措,织密防汛安全网。
以防为先 全面排查安全隐患
5月7日,在资江临资口航段,湖南长沙航道事务中心湘阴航道管理处完成临资口大桥2座左右通航标的油漆保养工作,颜色鲜明的标志,为过往船舶通行提供基础信息参考。
面对各地复杂多变的汛期水情,各地航道部门以“防”为先,切实做好隐患排查、应急保障。
长江荆州航道处在“五一”期间组织荆州航道维护基地对李埠长江公铁大桥周边水域进行水深探测,深入分析水深数据,研判水情及河床变化,及时开展桥区航标优化调整工作,确保航道畅通与大桥施工安全;长江石首航道处对石首长江大桥桥区重点水域标志“石首桥2号”红浮标罐体破损进行更换,保障了重点航标的助航效能。
据梧州水文中心预测,今年广西梧州市主要江河发生超警洪水的可能性较大。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梧州航道养护中心自3月下旬起组成检查组对辖区航道开展全方位、拉网式防汛备汛专项检查,建立隐患整改台账,构建“制度—人员—物资”三位一体保障体系,计划在5—8月增设浔江黄石滩芝麻湾应急临时航道,作为黄石滩航段的副航道,供重载船舶通行,有效提高航运效益。
应急力量的强化是提前预防的关键。湖北恩施州港航管理局组建起由14艘船舶、61名船员构成的州级水路防汛应急保障队伍,健全应急保障体系,并指导企业做好汛期暑期运力、物资等应急准备,做好各类预警信息发布。江苏扬州船闸应急保障中心启动潜水设备的全面检查和维护,对“蛙人”团队轻潜服、铅块配重、水下通信设备以及安全绳等关键装备系统检查,对潜水设备开展性能测试,确保在水下环境使用可靠。
近日,江西南昌船闸开展了以“汛期安全宣传”为主题的船民船企开放日活动。工作人员借助通航以来的典型案例和详实数据,深入剖析了汛期因枢纽下泄流量致使水位快速涨落、水流速度骤变,给船舶通航带来的安全风险,并就汛期安全过闸达成共识,提出加强船舶载重检查、严格落实过闸审批制度、增加现场巡查频次等具体举措。同时,该船闸结合“赣航通”过闸App,通过科技赋能与协同联动双轮驱动,构建了“预防、监测、处置”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保障赣江汛期船舶通航安全。
无人机巡查 科技赋能航道监测
5月7日,湖南衡阳航道事务中心渌口航道管理处通过无人机智能巡航系统监测发现,受湘江持续强降雨影响,位于辰洲滩水域的“16号红浮标”发生流标,该处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赶往现场紧急复位航标并加固锚石。
“汛期水流复杂,传统人工巡查工作量较大,无人机15分钟左右即可完成关键水域巡查,险情处置更精准。”渌口航道管理处处长文建军表示。今年以来,该处通过“智慧巡航+快速响应”模式,已累计处置航标位移、挂损等问题20余起,航标正常率始终保持在99.5%以上。
科技手段正为传统防汛注入新力量。湖南常德航道事务中心通过“人工巡检+智能监控”双线联动,实时监控航标情况,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长江涪陵航道处结合汛期特点,利用数字航道智慧应用,实施“线上线下”“白+黑”全天候巡查模式,重点关注重点河段、重要标位、桥区、港区等,保证辖区各航道要素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梧州航道养护中心建立的“中心—分中心—基层航道站”三级联动机制,充分运用“电子巡航+无人机巡查+人工巡检”模式,动态调整巡航频次和航标配布。对水中示位标水上高空维护作业,制定专项维护方案,同时强化与海事、船闸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共同维护通航秩序。
应急演练 提升快速反应能力
进入汛期,航道水流湍急,航道标志设施面临被冲毁流失风险,威胁船舶航行安全。5月8日,衡阳航道事务中心常宁航道管理处组织开展了一场贴近实战的汛期标志流失应急演练。该处将工作人员划分为应急指挥、设备抢修、信息保障3个作战小组,涵盖了从应急指挥调度到现场处置的各个关键环节,模拟在突发汛情下,因水流冲击导致航道标志意外流失的紧急场景。
随着警报声响起,信息保障组发现标志流失险情,通过海事监管平台、甚高频对讲机等多种渠道上报信息,实时跟踪监测航道动态;应急指挥组研判形势,启动应急预案,统筹调配各方资源;设备抢修组集结人员、调配船舶和航标器材抵达现场,操作船舶精准定位,利用专业设备将新的航标精准投放至指定位置,检查航标灯运行情况,确保航标发挥助航功能。通过模拟演练,对现有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进行了全面检验,发现并整改部分薄弱环节,有效提升了快速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
邵伯湖是汛期淮河入江主要行洪通道,每逢汛期,辖区汪家窑、梁家港航段就会产生横流,对过往船舶航行安全造成影响。应急演练的开展将提高遭遇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近日,苏北运河“守护·安澜2025”汛期船舶失控堵漏救援专项应急演练在邵伯船闸下游水上综合服务区开展。苏北航务管理处设置船舶失控救援、人员落水救援、船舶进水堵漏救援三项预设科目,模拟汛期重载船队“江苏拖1”号下行至邵伯湖梁家港泄洪水域时突发险情。接到求救信号后,扬州航务中心、江都区交通运输局等多部门联动,迅速启动三级应急响应。
在湍急水流中,救援组仅用5分钟便将“落水船员”救起移送就医,面对船体破损进水险情,采用应急排水、油布堵漏等方式,对破损船体实施紧急处置,及时控制进水态势,并将进水驳船安全拖带至浅滩冲滩。这次演练检验了汛期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提升了苏北运河各涉水单位应对航道突发状况的应急响应、联动处置和协同作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