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岚皋县滔河镇,银百高速与西渝高铁建设穿境而过,建成通车后,滔河镇将成为成渝地区北上陕西的首站门户,“成渝入陕第一镇”的区位优势正从蓝图变为现实。境内93%的森林覆盖率,坐拥56.7万亩林地资源,养在闺中的干龙洞浑然天成、三溪口溪流成瀑,打鼓坪风光无限,锅底凼美不胜收,各类文旅资源正静待交通瓶颈突破后迎来价值跃升。
然而,随着“双高”项目全面铺开,建设阵痛也接踵而至。运输材料和设备的大型车辆昼夜穿梭,扬尘堆满公路沿线农户门窗,放炮作业对房屋建筑产生巨大损伤,导致矛盾纠纷剧增。面对“发展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的叠加考验,滔河镇人大主席团主动将服务“双高”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创新实施“三抓三促”工作机制,以抓征迁队伍组建,促项目建设推进;抓矛盾专班化解,促建设环境优化;抓制度创新落实,促民生福祉提升。以一套精准有力的“组合拳”,为“双高”建设保驾护航,全力推动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组建征迁“先锋队”,筑牢项目建设根基
为确保“双高”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滔河镇人大迅速组建专业征地拆迁工作组。工作组成员深入一线,逐户开展工作,耐心细致地宣讲征地拆迁政策,以真心换真情,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过去四年,这支“先锋队”成果显著:成功征迁房屋230余户,迁移坟墓750余座,完成土地征(租)3510余亩,为总投资超70亿元的“双高”项目提供了充足土地保障,助力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成立矛盾“调解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项目施工过程中,矛盾纠纷时有发生。滔河镇人大按标段划分成立9个矛盾化解专班,由镇人大代表牵头,整合司法、国土等多部门力量,构建起“镇人大统筹协调、村属地管理、站所联动处置”的高效工作格局。在泥坪村高速标段,施工噪音扰民问题引发群众不满,矛盾化解专班迅速介入,运用“四议两公开”制度,广泛征求意见,与施工方反复协商,最终促使施工方调整施工时间并采取降噪措施,既保障了工程进度,又维护了群众权益。四年来,专班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00余起,为“双高”建设扫清障碍。
创新联席“议事厅”,破解项目建设难题
为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滔河镇人大创新建立“双高”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每月15日,标段负责人、村干部和群众代表齐聚“议事厅”,共商施工难题。针对施工便道占用农田引发的争议,镇人大主席团负责人现场协调,要求施工方按标准补偿青苗损失,并修建临时灌溉设施,妥善化解矛盾。该机制运行以来,已成功解决工程占地边界界定、临时用地复垦等50余类共性问题,有力推动项目建设进程。
推行阳光“征迁法”,温暖民心加速推进
在征地拆迁工作中,滔河镇人大坚持阳光操作,推行“三榜公示”制度,将补偿标准、丈量结果、安置方案全程公开,让征迁信息透明化。征迁专班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宣讲政策,帮拆迁户算清“经济账”和“长远账”。针对特殊群体,提供贴心服务:为65岁以上独居老人协调周转房,为困难家庭争取临时救助金。金淌村村民张大爷感慨:“补偿款公示得明明白白,我们签协议心里踏实。”阳光征迁既温暖了民心,又加快了征迁进度,确保土地提前交付施工。
运用数字“智慧库”,提升服务群众效能
面对数字化发展趋势,滔河镇人大建立“双高”建设问题台账,全面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汇总整理、分类定级,将群众热切关注的土地征迁、矛盾化解等12类重点问题进行集中解决并进行公示宣传。同时,通过分析12345工单高频诉求,精准发现“施工扬尘治理”等3类共性问题,并及时交办整改,工单按期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度提升27个百分点,实现工作效率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办好民生“暖心事”,共享发展建设成果
在推动“双高”建设的同时,滔河镇人大始终心系民生。截至目前,已推动化解信访积案20余件,协调解决就业帮扶、产业规划等民生实事100多项。在平安建设满意度调查中,滔河镇跃居全县第4、全市前30名,成绩亮眼。镇人大主席团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发挥人大监督职能,确保‘双高’项目建设与群众利益同频共振。”未来,滔河镇人大将继续发挥优势,完善工作机制,为“双高”建设和地方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通讯员 吴显梅)
编辑:赵佳欣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上一篇:必读!今年重庆高考有变化→
下一篇:迪奥回应称客户财务信息未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