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力股份(603611.SH)的资本版图,或将迎来重大变化。日前,诺力股份的控股子公司中鼎智能(无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鼎智能”)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根据此前的相关公告,此次分拆上市完成后,诺力股份仍将维持对中鼎智能的控制权。
以2024年的收入计算,中鼎智能在中国新能源锂离子电池领域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一;而若将范围适当扩大,其在国内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行业里亦占据第四的位置。
从栖身A股上市公司,到如今独立赴港融资,中鼎智能的“转身”背后有哪些考量?后续中鼎智能若能圆梦港交所,对于这家行业领先的智能场内物流和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来说,又会意味着什么呢?
主业收入加快放量,盈利能力有待加强
中鼎智能成立于2009年,2016年时,诺力股份“相中”了中鼎智能并收购了其90%的股权。经历多年发展后,中鼎智能已成为细分领域里的头部企业。据介绍,公司的核心产品为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通过集成智能场内物流管理软件与堆垛机、穿梭车、输送线、分拣机及机器人等场内物流设备,在广大行业垂直领域的仓库、工厂及生产线内协调货品的搬运和存放。
2022-2024年,中鼎智能的总营收分别为16.43亿元(人民币,下同)、16.95亿元、17.98亿元。拆分结构,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一直是中鼎智能的主要收入来源,2022-2024年的收入占比分别高达97.3%、94.6%、96.1%。同期,公司还有少部分收入来源于售后服务和场内物流设备及其他销售。
进一步来看,新能源客户是为中鼎智能贡献最多收入的客户类型,2022-2024年中鼎智能为该行业客户提供的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的收入占该业务总的收入的比重保持在75%以上。除此之外,汽车配件、医疗保健、食品,以及包括化学品、电子、新材料、纺织和装备制造在内的其他行业亦为中鼎智能的目标客户群。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中鼎智能核心业务的收入同比增加了7.8%,增幅较前一年度显著放大。就变动趋势分析,这便是公司的新能源行业客户、汽配行业客户及化工行业客户的收入录得增长所致。
在主业增长提速的背景下,2024年中鼎智能的总收入增长幅度也优于前一年度。不过,耐人寻味的是,在此期间,公司的毛利率其实并未同步提升。数据显示,2022-2024年,中鼎智能的毛利分别为2.31亿元、2.38亿元、2.36亿元,对应毛利率14.1%、14%、13.1%。其中,公司总收入加快放量的24年,中鼎智能的综合毛利率反而出现了更剧烈的负增长。
追根究底,中鼎智能盈利能力出现倒退也还是因为公司的核心业务毛利率下滑所致。招股书显示,2024年中鼎智能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的毛利率约为12.2%,较2022年时的13.4%足足降低了1.2个百分点。
分场景看,除新能源行业客户外,2024年时中鼎智能其余所有行业的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汽配行业客户的毛利率甚至为负数。据公司方面解释,包括汽配及医疗保健行业解决方案的毛利率出现大幅波动,原因在于获交付及接受的解决方案数量相对较少,这使得利润率更易受到单一解决方案盈利能力变动的影响。
客户集中或限制增长潜力
通过回顾中鼎智能近年来的财务数据,不难看出公司正面临着收入与盈利能力变动不同步、增长后劲亟待增强等现实问题。
在好不容易将收入增速提到6.1%的2024年,中鼎智能的毛利率却跌破14%,这从侧面似乎也说明公司的议价能力相对有限。实际上,细究中鼎智能的基本面,公司的确存在着下游客户所处行业的集中度高,并且客户相对集中等问题。
根据招股书,2022-2024年,中鼎智能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为12.12亿元、12.69亿元、12.84亿元,分别占当年总收入的73.8%、74.9%、71.4%。不仅如此,期内中鼎智能前五大客户大多属于新能源行业的公司,并且公司的新能源客户又尤以锂离子电池制造商为主。
作为对比,中鼎智能在其余包括汽配、医疗保健、食品,乃至化学品、电子、新材料、纺织和装备制造等领域,客户收入占比加起来还不足三成。或许正是中鼎智能在新能源以外行业的影响力较小,为了竞标得到合同,可能就难免需要通过“以价换量”的方式来做出让步,这便也解释了为什么在24年新能源行业解决方案毛利率回升的背景下,其余行业解决方案的毛利率均有所下行。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过去几年间,中鼎智能的中标率也呈现出高波动的特点。2022-2024年,公司为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项目分别提交了112份、90份、128份标书,对应中标率41%、24%、27%。
有鉴于未来几年中鼎智能仍将有意识地拓展多元化业务领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鼎智能究竟要如何保持较高的中标率以及利润水平,这些对于公司而言恐怕都会构成考验。
而若放眼更长期的发展机会,国际扩张或许也会是决定中鼎智能增长前景的胜负手之一。相比于国内市场,海外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市场同样广阔,但竞争烈度则明显更小,因此利润率相对更高。2023年,中鼎智能便曾为巴基斯坦一家纺织公司提供过相关方案,当时的合同利润率颇高。接下来,中鼎智能计划逐步建立海外的本地业务团队,拓展国际市场。据介绍,截至目前中鼎智能已在匈牙利、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设立了附属公司,以支持中国企业国际扩张,并吸引国际客户。
基于上述情形再回看中鼎智能递表港交所,不难看出对于志在实现全球发展的中鼎智能来说,香港上市在某种意义上也的确更符合公司的现实需求。不过,后续中鼎智能是否能抓住当下的时间窗口完成上市,并通过有效的手段实现业务的高质量发展,这大概又会是另一个故事了。
下一篇:转存!使用说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