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近期,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2024年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区域优秀案例名单。其中,普陀区“书香润校园 阅读伴成长”案例入选。
近年来,普陀区积极响应国家“全民阅读”号召,高度重视青少年读书行动,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创新阅读指导模式,打造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青少年阅读实践活动,在校园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全面推进区域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
激活阅读资源让阅读“活”起来
普陀区着力对图书馆学习空间进行再设计,在政策、资金、制度等方面予以保障,加强学校的个性化图书馆(阅读区)建设,增设研修交流、影音视听、数字阅览、主题书苑、文化休闲等多功能区域。
“普陀区的学校处处是图书馆,普陀区的师生时时可阅读。”这一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图书馆的设计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渗入馆舍的设计与布局之中。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打破时空限制,提升阅读的便捷性与个性化水平,普陀区各学校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构建具有个性化、自主性特征的移动图书馆。例如,晋元高级中学为学生提供在线阅读平台以及图书馆资源推送服务,“书香晋元”微信平台方便师生随时随地查询馆藏及借阅信息,满足师生日益多变的个性化阅读需求。
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图书馆
上外附属普陀实验学校图书馆
创新阅读模式让课堂“新”起来
阅读不止于书本,更在于体验。普陀区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将阅读融入学科教学与文化活动中。区少儿图书馆、区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心每年都会推出系列主题读书活动。各学校则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开展阅读指导,举办“汉语节”“阅读节”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这些活动让阅读真正成为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实践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与图书馆交朋友——中小学生图书馆信息素养活动手册》的推出,加强了学生对图书信息资源的了解,提升了学生利用图书馆及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市级共享课程《书籍发展与阅读文化》、区级共享课程《品读于历史与书籍之间》等课程的学习,师生的人文底蕴与信息素养也同步提升。
区域阅读共享课程
整合资源共建让文化“浓”起来
阅读文化的培育,离不开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普陀区积极推动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深度融合。例如,宜川中学将各学科知识与《中华书院》课程有机融合;晋元高级中学研发出多门文学阅读精品课程,与国家课程标准中学习任务群贯通。
此外,图书馆与学校、书店、博物馆等的联动,让阅读资源“活”了起来。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联合新华书店开展“小小看世界——书海遨游”活动,与上海市儿童博物馆共同举办“汉字展·走进上海”活动,将阅读从校园延伸至社会。同时,教育集团内的资源共建共享也颇有成效,如梅陇教育集团推动阅读项目同创、运行同轨,更让书香校园建设遍地开花。
宜川中学阅读课
晋元高级中学阅读课
深化阅读行动让成效“显”起来
在优化阅读空间、创新阅读模式、整合多方资源的基础上,普陀区持续深化阅读行动,致力于让阅读的成效更加显著。多年来,普陀区承办多届上海儿童文学阅读论坛,邀请梅子涵、钟启泉等知名学者与师生共话阅读;开展“相信童话”教师阅读讲述大赛,围绕“儿童文学深阅读的趣味”和“儿童文学课程建设与实践”等主题,开展深度研讨和交流。
阅读论坛
阅读课堂
目前,普陀区已有6家单位入选上海市首批“书香校园”基地校名单,2024年又有20所学校成功申报成为市级“书香校园”。
荣誉是起点,未来更可期。普陀区将继续深化书香校园建设,打造更丰富的读书品牌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原标题:《普陀区入选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区域优秀案例》
栏目编辑:顾莹颖 文字编辑:赵菊玲
来源:作者:张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