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凤凰网风财讯
作者 | W=T=T
近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了《谢某、高某职务侵占罪二审刑事裁定书》,判处红星美凯龙原执行总裁高爽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20万元。
这并非今年的第一宗地产高管判决。
今年3月25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了《袁某,刘某,丁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二审刑事裁定书》,融创西南区域集团原营销中心总经理丁某被判6年半,罚金50万元;融创西南营销中心的刘某被判3年缓刑4年,罚金30万元;袁某被判3年缓刑3年9个月,罚金10万元。
有趣的是,这些判决都是针对2023年的案件。红星美凯龙的“80后”女总裁高爽于2023年5月24日被抓获;上述融创西南营销三名管理人员则是于2023年3月相继被刑事拘留。
而2023年正是地产高管失联的第一波高峰期。当时房企调整深化,保交楼成为第一任务,各地监督显著加强,很多房企的内部矛盾已难以掩盖,“严查、失联、调查、抓捕......”风气正盛,不少年轻的职业经理人越来越恐慌。
仅2023年下半年,原万达高级副总裁刘海波失联、原融创中国执行董事迟迅和商羽失联、原新城控股联席总裁曲德君失联、原华夏幸福联席总裁孟惊失联、原秀兰集团总裁朱慧杰(后消息称涉及非吸判刑5年)......地产高管频繁失联和被调查,在地产圈引起持续震动。
经过旷日持久的申诉、抗辩,近两年相关地产高管的判决陆续公布,判罪多为职务侵占、涉及非吸、非法侵占公司资金、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有网友戏称,“在里面”的地产高管,没准都能凑几桌麻将了。
而从文书对案件的详细披露来看,相关资金使用是否得到老板或相关领导认可、使用公司资产是否为非法、相关操作是否自发、相关流程是否未受监督等问题,备受争议。
知名律师公丕国《公司高管容易踩中哪些刑事陷阱》在文中就表示,“公司高管犯罪越来越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犯罪或犯罪事实不清,因为其他原因被判犯罪,即‘被犯罪’的越来越多。”
老板反水与股东宫斗?
红星美凯龙女总裁获刑三年
红星美凯龙原“80后女总裁”高爽案,便存在一些”被犯罪“的争议,坊间对老板被刺、高层宫斗的讨论十分活跃。
根据法院二审裁定书显示,高爽于2019年2月起为红星美凯龙工作,初始职位为公司副总裁,2021年升任执行总裁兼西南区域联席董事长。同年,受时任红星美凯龙董事长车建兴的委托,高爽全权负责重庆市璧山区TOD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外资引入工作,项目规模1亿美元。
高爽经同案被告人、同事谢某介绍认识中间人袁某,由袁某一方帮红星美凯龙控股公司完成3000万美元引入任务,并按照引入外资金额的13%收取服务费(即390万美元)。这笔服务费的3%(约90万美元)约定返还给高爽和谢某,由其七三分。
对于3%的返点,高爽辩护律师在审理中提出,这是作为高管奖励,获得了时任董事长车建新同意的,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公司财物的目的,且公司未遭受财产损失。
但在司法机关的询问中,车建兴称“从未同意给予高爽3%的奖励”。后法院查明,车建新最初称“口头同意3%奖励”,随后又自愿出具情况说明否认这一说法。
最终法院认定,高爽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由于案发后高爽很快认罪并全额退赔,获得公司谅解,法院予以从轻处罚考量。
时任老板的“反水”,无疑是让该案被定罪的重要因素。不过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正是建发股份“入主”红星美凯龙的时期,当年1月车建新正式辞去公司副董事长及执行董事职务,由建发股份、联发集团高管接任,并整体调整了董事会、财务团队人员。当年车建新还因违反《企业会计准则》被行政处罚2万元。
而2023年也是“建发系”的大震荡时期。当年1月16日据厦门检察官方微信消息,厦门市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贪污罪、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对建发集团原党委委员施震、建发房地产原党委书记庄跃凯作出逮捕决定。
山雨欲来风满楼,“天灾”之下鱼虾难存。
行贿成房企严查区
融创碧桂园等房企高管被判刑
上述融创西南营销中心三人员的量刑和判决,更显戏剧化。
判决文书显示,丁某在2024年11月向公安机关主动举报黄某等人容留、介绍卖淫的线索。由于相关人员犯罪经查证属实,丁某行为系立功,依法可从轻处罚。
丁某还检举他人贩毒。不过经相关部门查证,该事件为丁某自导自演(先联系他人购买毒品,然后检举他人贩卖毒品),法律上不予采纳。
判决书显示,丁某利用分管营销业务的职务便利,通过口头协议与房地产包销商张某涛约定利润分成,累计收受现金1000万元、指定他人代收转账234万元,并授意下属刘某代收200万元。最终,丁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犯罪坐实,在法定量刑幅度范围内已有从轻,依法判处有期徒刑6年6个月,二审维持原判。
近年,因为受贿被“送进去”的地产高管并不少。例如新城控股某高管因涉嫌严重违法犯罪被判刑。东原集团某区域总则因主动举报行贿者,被公司升职,行贿者被判刑。
碧桂园和万达更是严查高管的典型企业。有机构统计,碧桂园仅2018年至2021年期间,就查处了项目总经理及以上贪腐人员228人,大部分被扭送至相关机关。
例如2021年被带走调查的碧桂园中部某省份的前任区域总,疑似在一起商业并购中拿了5000万巨额回扣;还有碧桂园原文商旅集团总经理张某、原贵州区域执行总裁杨某等多人均因各类贪污行为被公司举报,其中多人已被判决。
地产上行期,房企中很多人是红利的分享者,不少人甚至滋生了更大的野心。但当行业退潮,企业缺钱、老板焦灼、问题暴露、心态崩溃,很多不法和不义之财终被吐出,很多“财富灰色区域”终究曝光在了阳光下,将如梦如幻的财富“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