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A股三大指数全线放量上攻,沪指剑指3400点,创业板指创三个月新高,两市成交额突破1.3万亿元,军工、科技板块掀起涨停潮。中美经贸联合声明发布后,外资加速回流,市场风险偏好持续升温。机构普遍认为,政策预期与基本面改善共振,A股结构性行情有望深化。
军工股引爆市场热情三大逻辑支撑板块狂飙
A股三大指数12日集体走强,沪指收涨0.82%站稳3360点,深成指与创业板指分别大涨1.72%和2.63%,两市超4100只个股上涨,近百股涨停。沪深两市成交额较前一日激增1164亿元,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超百亿元,创近一个月新高。
军工板块成为市场最耀眼的明星。航天航空、船舶制造板块领涨两市,中航成飞、航天南湖等20余只个股强势封板,军工ETF单日涨幅逼近6%。中证军工指数过去一周累计涨幅达5.82%,航天南湖等个股4个交易日暴涨75%。市场分析指出,军工股的爆发由双重逻辑支撑:政策层面近期多次强调国防科技现代化,推动智能化装备成为焦点;一季度行业基本面拐点初现,中船防务等企业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0倍,订单数据显著回暖。
与军工股形成呼应的是科技主线全面活跃。消费电子、机器人、通信设备板块集体走强,朝阳科技等个股涨停,券商板块盘中异动拉升,锦龙股份一度触及涨停。市场人士指出,成交额持续放大与板块轮动有序,反映出增量资金正在加速进场。
外资巨头转身做多摩根士丹利解码布局逻辑
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配置策略正在发生微妙转变。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显示,美国对冲基金上周大幅增持中国股票,推动MSCI中国指数与沪深300指数分别上涨2.4%和1.9%。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外资在亚洲其他市场普遍减仓。
摩根士丹利指出,外资加仓A股的核心逻辑在于三重优势。估值层面,当前A股较全球主要市场存在12%的折价,银行、公用事业等板块股息率优势显著;政策层面,降准预期与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形成组合拳,为市场注入流动性信心;资产配置层面,A股与全球市场的低相关性使其成为分散风险的重要选择。晨光投资等机构已悄然提升中国资产配置比例,认为当前低估值与低持仓为战略布局窗口期。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外资回流趋势明显,但其对中国股票的配置仍较历史峰值低约30%。分析人士指出,外资回补仓位的空间仍然可观。
券商激辩后市路径科技与红利成攻守共识
面对放量突破的市场格局,国内头部券商对后市研判呈现“守正出奇”共识,科技成长与高股息资产成为配置主线。
多家机构旗帜鲜明看好科技赛道。中信证券强调,算力基建、AI应用等主题将持续获得资金追逐,一季报高景气行业仍是布局重点。银河证券则指出,军工、机器人等板块兼具政策红利与产业趋势,地缘因素与国产化进程可能催生超额收益。部分券商提醒,主题投资需警惕估值泡沫,应结合订单落地情况精选标的。
防御性配置策略同样获得推崇。申万宏源等机构建议关注家电、汽车等政策受益消费板块,以及股息率超5%的银行、煤炭龙头。对于市场潜在风险,机构普遍提示需警惕经济复苏节奏变化及海外货币政策反复,国泰君安特别指出,若半年报业绩未能兑现预期,部分高估值板块可能面临压力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