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玲
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建设进度倒排工期,一线工人埋头大干……初夏时节,贵安新区各重大项目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园区发展载体,再到城市配套民生项目,一砖一瓦间尽显高质量发展热潮,一栋栋主体建筑拔地而起,诠释着贵安新区推进“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速度与热度。
去年下半年,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数据中心相继在贵安新区开工建设。眼下,这些项目在各方的支持下,正呈现着“一天一个样”的变化。
5月1日,走进交通银行贵安数据中心项目可以看到,5栋主体建筑已然成形。工人们正加快推进二次结构施工,大部分外架已经拆除。该数据中心将建设不少于20万台服务器的机房及配套用房。
“目前,1号楼桩基施工完成,2号楼砌体施工完成,3号楼砌筑整体完成85%、屋面防水完成90%,4号楼砌筑完成35%,5号楼屋面防水施工完成90%。”建设方中建八局贵阳交行项目总工简正介绍,5月将组织300余名工人按计划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开展外墙、精装修、室外和机电设备安装等,力争在6月30日前完成二次结构及粗装修施工。
而去年11月底才开工的兴业银行贵安新区数据中心,已于今年4月完成主体结构地下施工,正式进入地面施工阶段。
“兴业银行贵安新区数据中心建设内容包括ECC办公大楼、数据中心、综合生产楼及其他生产生活配套建筑。”建设方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海峰介绍,该项目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建设的原则分两期建设,能够满足未来20万台服务器的部署需求。目前,每天有200余名工人奋战,计划6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这一个个数据中心将有效助力贵安新区更好地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满足数字时代日益增长的业务发展及运营管理的算力需求。
与此同时,作为发展载体的园区项目建设也如火如荼进行着。以算力设施、算力产业为支撑的产城融合重大项目——东数西算贵安新区算力产业集群配套项目分起步区、发展区、拓展区。其中,发展区(二期项目)主要建设网信(信创)产业基地、算力中心、集中式供冷设施、贵安新区算力应用平台、供配电设备生产基地、源网荷储能源管理系统、绿色零碳综合管理与交易平台等项目。
“目前,项目整体进度已完成80%,6月底将完工交付算力中心其中两栋楼。”贵州桥梁集团负责该项目的工程科科长刘浩然介绍,项目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当前有暖通、消防、管网、水电、木工、钢筋工等10多个班组同时作业。
另一边,贵安新区蛇口网谷基础设施项目现场,十余栋建筑的主体结构已拔地而起。按照施工计划,项目一期将于今年7月底完成建设并交付使用。眼下,贵安蛇口网谷项目正一边抓建设、一边抓招商,对接多家先进装备制造企业。
此外,作为城市发展配套的民生项目也快马加鞭地推进。5月6日,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贵安学校高中部施工现场,500余名建设者忙碌不停,为了今年秋季学期顺利开学加班加点。当前,高中部的教学楼、宿舍等12栋高层单体建筑已经全部封顶。
“目前,项目每日施工人员超600人,力争7月30日前交付,为设备安装等工作留足时间。”建设单位中铁五局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吴盛波介绍,现场光大型施工设备就有30多台,项目已进入室内二次结构施工,力争5月20日完成所有二次结构施工,全面转入装饰装修阶段。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增长极。一个个重大项目建设的加速度,正不断为产业发展、城市更新汇聚新动能,助力贵安新区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