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有一位“00 后”业务员,他五年如一日坚持着善举。历经三次配合,终于圆了自己捐髓的梦想。五年间,他始终怀揣着一颗善良的心,默默为需要帮助的人付出。三次配合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诸多考验与等待,但他从未放弃。最终,在各方的努力下,他成功捐献骨髓,为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00 后”的担当与奉献,成为了泉州的一道温暖光芒,激励着更多人加入到公益事业中。
“嘀——”14日13时许,随着细胞分离机停止运转,一袋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采集完成,第一时间被送往远方的移植医院,为一名血液病患者送去延续生命的希望。这袋“救命血”的捐献者,是泉州一家食品公司的“00后”业务员柳铨坤。从加入中华骨髓库到成功完成捐献,这场跨越五年的“生命长跑”终于画上圆满句号。
柳铨坤绝对算一名“热血青年”——无偿献血时长累计5年,献血总量达7100毫升。2020年,他在献血时首次尝试捐献血小板,并主动留下8毫升血样,填写志愿者登记表,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2022年,柳铨坤第一次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后爽快同意捐献,并顺利通过了高分辨血样检测和体检,却因患者病情变化戛然而止。
第二次成功配型发生在2024年,接到通知时他“既激动又忐忑”,进行了高分辨配型,并积极调养身体,就在他以为一切准备就绪时,捐献因患者原因再次中止,“那种失落感难以形容,但我告诉自己,只要还有机会,我就不能放弃”。
终于,今年2月,第三次配型成功的消息传来。“能三次与三名不同的患者匹配成功,太不可思议了,我愿意全力以赴。”虽然捐献几次中止,却没有浇灭柳铨坤捐髓救人的热情。尤其在得知自己是当前求助的血液病患者唯一供者后,更加坚定了他的捐献决心。
“像柳铨坤这样三次坚持配合的捐献者并不多见,他的毅力令人敬佩。”14日的捐献现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医护团队都为这位热血青年坚定的捐献意志和大爱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
“很多人误以为捐献造血干细胞会损害健康,其实这和献血一样安全,干细胞还能再生。”作为“00后”捐献者,柳铨坤希望以自身经历打破人们的偏见,“年轻人是公益事业的主力军,加入中华骨髓库的人越多,患者获救的希望就越大。”(记者 林文婧 通讯员 丁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