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使用AI工具 各高校“立规矩”了→
创始人
2025-05-12 20:32:49
0

在当今的高校学术领域,大学生论文的“AI 味儿”正逐渐变浓。一方面,AI 工具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写作辅助,使得论文创作更加便捷高效。然而,这也引发了一些担忧,为了规范学术行为,各高校纷纷开始“立规矩”。有的高校明确规定禁止使用特定类型的 AI 工具,有的则要求学生在论文中注明使用 AI 辅助的部分。这些举措旨在确保论文的原创性和学术诚信,让大学生在利用 AI 优势的同时,不偏离学术的本质和要求,推动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


最近,DeepSeek火爆出圈,人工智能热度再上新高。在高校,学生们利用AI工具辅助论文写作已越发普遍,相比翻阅厚重的书籍资料或者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查找资料,借助AI工具让论文撰写方便了很多。但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一些大学生对AI工具产生了依赖,不当使用正呈上升趋势。

动动手指,在聊天框里输入指令,就可以迅速获得一篇像模像样的结课论文。如今,AI工具兴起,成为不少大学生完成报告、论文的“神器”。这是某高校大一年级英语作业群里的一份通告,老师将利用AI工具直接生成的作文全部判了零分。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使用AI工具 各高校“立规矩”了→

某高校学生:有些同学可能图省事儿,就直接把AI工具生成的作文就交上去了。其实我也没想到老师会用AI检测工具,来去查这个AI率。说实话,至少我身边的同学对AI的使用确实挺普遍,而且我觉得诱惑性挺大的,其实我自己也挺担心依赖性和对创造性的影响。

大学生使用AI时近三成用于写论文或作业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使用AI工具 各高校“立规矩”了→

据第三方机构“麦可思”对3000多名高校师生的问卷结果显示,近六成高校师生每天或者每周多次使用生成式AI。而大学生在使用生成式AI时,有近三成主要用于写论文或作业。采访中,一些学生也坦言,在写报告或论文时,他们会直接复制粘贴AI生成的内容。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使用AI工具 各高校“立规矩”了→

北京工商大学学生:AI做出来后,有时候时间比较赶的话,就直接粘贴上去交了。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使用AI工具 各高校“立规矩”了→

浙江传媒学院学生:完成作业的时候,可能慢慢地我就非常依赖于AI工具。

利用AI伪造研究数据等学术不端引发担忧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使用AI工具 各高校“立规矩”了→

一些高校教师和专家告诉记者,除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直接生成文本应付论文和作业外,在少数学生中出现的利用AI伪造研究数据、进行实验图片编辑、替代自主设计等不当或学术不端行为,也引发了大家的担忧。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使用AI工具 各高校“立规矩”了→

教育部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科研助理 丁峻鹏:据我了解,最恶劣的有用AI工具自动生成论文这样的行为。现在更多的还有会使用生成式AI伪造的图像,甚至是还有AI编辑过的图像。AI技术会让造假的成本大大降低。

部分学生习惯用AI完成任务

对AI产生依赖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使用AI工具 各高校“立规矩”了→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黄亚婷团队从2024年初开始,分3次对国内大学生使用AI工具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对象包括20多所高校的3800多名本科生和4200多名硕博群体。调研发现:目前学生不当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行为的确存在,且比例不低,也有部分学生表示“习惯于借助AI完成任务”,对AI产生了依赖。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使用AI工具 各高校“立规矩”了→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 黄亚婷:我们的调研里面,大概四成工科的研究生同学说,我也知道过度依赖AI对我的科研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造成思维惰性,抑制了创造力的发展,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AI的不正当使用背后有两种原因,一方面是他对学术规范、学术伦理的了解还没有那么深入,第二种情况就是我明知不可为然后而为之的这种主动抄袭了。

高校纷纷为AI工具使用“立规矩”

AI可以是赋能工具、是学习的帮手,但它绝不能成为偷懒的工具,更不能成为大学生的“枪手”。近期,复旦大学等不少高校纷纷出台AI工具使用规范,明确允许和禁止的范围。

前不久,复旦大学发布《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明确列出了禁止使用AI工具的范围,包括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原始数据收集、结果图片与重要插图创作、论文撰写、答辩与检查、涉密内容等六个方面涉及原创性、创新性以及本科教育重点考察的内容。

复旦大学:明确允许和禁止使用AI工具的范围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使用AI工具 各高校“立规矩”了→

允许使用的范围,则包括文献检索、代码调试和统计分析等辅助性工作,但要求经过学生的审核和指导教师的同意,确保AI生成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使用AI工具 各高校“立规矩”了→

如果出现严重违规者,论文成绩将被认定不合格,影响学生取得学位。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使用AI工具 各高校“立规矩”了→

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 林伟:希望通过这个文件的制定,能明确哪些是我们必须要去强调的能力。明确哪些是不能用的,哪些是可以助力的,也希望厘清了以后,去明确相应的诚信原则,有明确的边界。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使用AI工具 各高校“立规矩”了→

学生他们要自己签字,然后要做声明,是否在写作的过程中使用过AI,是不是触及了相应的边界和底线。

天津科技大学:论文智能生成比例不超40%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使用AI工具 各高校“立规矩”了→

天津科技大学去年发布了《关于2024年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查重和AIGC检测的通知》,要求对所有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智能生成内容检测。要求学生论文中智能生成内容比例原则上不超过40%。在2025年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依旧延续了这一要求。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使用AI工具 各高校“立规矩”了→

天津科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孔林涛:我们鼓励学生去运用AI工具来快速完成一些基础工作,但是真正的综合创作性的工作还是由学生本身来完成的。因此这样一个比例,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可以充分运用一个先进的工具,另外也告诉同学不能过度依赖,真正核心的部分还要自己去完成。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使用AI工具 各高校“立规矩”了→

据了解,目前,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湖北大学、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不少高校,都在试行或出台相关规定或办法,对学生借助AI进行论文写作的行为进行规范。

识别AI生成内容

研发科研诚信检测系统

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如何避免AI在大学生学习中的滥用,识别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以技术治理技术,目前,国内多个研究团队都在推动AI生成内容识别技术的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生成技术的发展,学术剽窃等不端行为已经不是简单的搬运,一些论文查重系统也已经落后于时代。在北京邮电大学,从事多模态大数据处理和理解技术的鄂海红教授团队,受科技部等部门委托,正在进行科研诚信检测服务的研发,尤其是对科学实验中运用AI工具进行图像造假等行为进行反识别。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使用AI工具 各高校“立规矩”了→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鄂海红:目前,我们跟万方数据库一起构建了超过400万篇的SCI期刊论文超过6000万的图像比对库。送检的话会跟比对库进行比对,如果你的论文中,复用了其他人的研究成果。比如说,改造实验结果,将其他人的学术图片拿过来进行算法方式的编辑,那我们的算法是可以自动化检出的。

AI生成内容的准确性也可能存在缺陷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使用AI工具 各高校“立规矩”了→

据了解,目前国内还有多个团队正在从不同方向发力,进行AI论文反识别的检测研究。专家表示,随着AI技术的迭代和更新,反识别技术也要加速更新,才能持续对学术造假起到震慑作用。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使用AI工具 各高校“立规矩”了→

采访中,一些学生和专家也提醒,AI工具是根据它捕获的海量信息进行的智能分析,但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可能存在缺陷,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使用AI工具 各高校“立规矩”了→

清华大学学生 王涵远:有些时候它也会产生一些非常错误的答案,一眼就是非常荒谬的那种,产生内容确实是良莠不齐吧。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使用AI工具 各高校“立规矩”了→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 周爱民:在教育场景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幻觉问题是我们特别要注意的一个点,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按照概率来生成内容的,它对生成内容的质量好坏的判定,也存在一定技术上的挑战,我们用大模型生成一些文献,这些文献其实因为它没有真的去杂志上查找这些文献,所以很可能是不真实的,人工智能应该是作为我们人类的助手,我们人机协同共同来解决问题,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来做一些工作,但是在一些专业领域的研究,都应该要做到以我为主,要充分发挥我们自己的想象力、能动性和创造力。

营造学术诚信环境

让AI工具发挥正确作用

专家表示,除了技术手段外,规范AI工具在学术领域中的使用,还应该从完善评价体系、提升AI素养等多方面组合发力。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 黄亚婷: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其实我们还是要去优化改革我们的评价机制。AI会取代什么?会取代重复性的标准性的东西。那么我们的考核评价就应该更多地去看重我们高阶能力,能力本位的素养导向的过程性的评价。比如说你老师布置作业,你要布置的是一种不容易被AI取代的,是你要跟AI一起合作来完成的。

高校开设人工智能必修课

提升师生AI素养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使用AI工具 各高校“立规矩”了→

堵不如疏,专家看来,强化师生的AI素养也非常重要。不久前出台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专门提出,要制定完善师生数字素养标准,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近两年,众多高校都把人工智能作为通识必修课,不断推动师生AI素养的提升。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使用AI工具 各高校“立规矩”了→

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教学研究处处长 郑春燕:我们向全校的学生推出了人工智能ABC三个层次的课程,分别面对不同的专业基础和学科背景的学生。我们最希望的是学生通过善用机器,形成人机合作的一种最佳的工作模式。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使用AI工具 各高校“立规矩”了→

在过程当中,怎么样通过建构学生的知识框架,激发创造力,希望每一位浙大老师自己的课堂上形成关于这个课堂使用AI的一些基本的规则,引导学生既知道机器能帮助自己做什么,同时知道机器是有它的短板和它的局限的。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使用AI工具 各高校“立规矩”了→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不少高校学生的朋友圈和社交平台都收到过此类推送,比如“偷偷学AI发SCI”、“一站式满足硕博生个性化需求”等等这些充满诱惑力的广告。专家表示,除了学校之外,监管机构和平台经营者也应当警惕以“AI代写论文”等为噱头的恶意营销和欺诈活动,从严治理。

(总台央视记者 高晨源 李宁 孙金满 王殿甲 杨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人寿助力乡村产业蝶变 谱写... 转自:中国宁波网  四月的龙江大地,黑土泛着湿润的光泽,勃利县抢垦乡福利村的田间地头,村民们正忙着为...
视频|人民币汇率暴拉,全线收复... 5月1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三大报价全线收复7.20关口!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双双升值,截至1...
资本与技术双轮驱动:人形机器人...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 《中国证券报》13日刊发文章《资本与技术双轮驱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按下...
2025 年蓝牙技术有望大爆发... IT之家 5 月 13 日消息,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IG)最新发布《2025 市场更...
深圳举办“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 转自:中国质量报积攒“信用积分” 夯实“消费底气”深圳举办“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暨“百姓点检日”活...
2025年中国品牌日ᅵ宏山激光... 转自:衡水日报自2017年起,国务院批准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这一举措不仅契合我国经...
V观话题丨改娃师火了!学员从1... 除了“设计师”还有“改娃师”,这个职业大多数人听起来都有点陌生,但是在娃圈可以说是炙手可热。在成都,...
突发:利比亚首都武装冲突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2日晚,利比亚总统委员会下属维持稳定部队的负责人阿卜杜勒·加尼·基克利被枪杀...
知名男主播,被罚! 5月12日,记者从中国市场监管行政处罚文书网获悉,近日,吉林省梅河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份行政处...
迪奥道歉!客户数据泄露,可能包... 5月12日,奢侈品集团路威酩轩旗下Dior迪奥品牌向用户发布短信,表示该品牌发生数据泄露事件。短信内...
山西省消协举办消费维权年度人物... 转自:中国质量报本报讯 (记者秦海峰)近日,山西省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山西省消协”)举办消费维权 ...
廊坊城郊联社“三字诀”助企发展 转自:廊坊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 梁圣强)今年以来,廊坊城郊联社全力落实省联社关于“一池两新万...
探访我国首批5座 9000吨级... 转自:廊坊日报 新华社电(记者 陈思汗)近日,我国首批5座9000吨级气膜粮仓在中央储备粮长...
业界楷模 | 2025全国劳动... 来源:中国酒业协会在日前召开的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
亚洲制药股反弹 特朗普药品降价...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降低美国处方药价格的行政令所引发的担忧缓解,亚洲制药公司股价出现反弹,分析...
押中蜜雪冰城和鸣鸣很忙后,好想... 5月12日,好想你(002582.SZ)召开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管理层就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
仓山农行组织开展“健康同行,感... 转自:衡水日报  五月的风裹着草木的清香,吹开了农行福州仓山支行“健康同行,感恩母亲”户外拓展活动的...
茶人葛维冬:在不变匠心中看龙井... 来源:中国新闻网 葛维冬(中)炒制茶叶。蒋涵勤供图中新网杭州5月13日电(王逸飞 蒋涵勤)经历过最忙...
三门峡特博会即将举办!国内外特... 转自:三门峡发布来这里,把特色好物带回家!特博会将于20日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举办备受市民关注的第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