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作为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对修复社会关系、预防再犯罪具有深远意义。香洲区检察院派驻南湾检察室充分履行刑事执行监督职能,深入践行新时代 “枫桥经验”,通过“监督+教育”双向发力,助力推动辖区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
1档案核查,夯实监督基础
在监督环节,建立健全日常监督机制,确保刑罚执行严格依法。香洲区检察院派驻南湾检察室立足法律监督职能,提前调阅辖区社矫档案20余份,重点核查矫正方案落实、日常报到记录等环节。经核查,未发现脱管漏管及违规行为。针对档案中个别矫正日志填写不规范问题,检察干警现场向司法所提出完善建议,推动建立“日提醒、周小结”动态管理机制,确保监管链条严密无死角。
2精准宣教,强化法治敬畏
在教育层面,检察与司法联动,联合南屏司法所共同为辖区100余名在册社区矫正对象开展集中法治教育,形成“教育+警示+普法”的立体化矫正模式,切实提升社区矫正对象法治观念与自律意识。活动中,司法所工作人员聚焦监管“红线”,明确日常报到、行为规范等纪律要求,拧紧“思想螺丝”;负责社区矫正的警官以真实案例“以案释纪”,用鲜活教训敲响遵纪警钟;检察干警带来《社区矫正相关法律解读与案例警示》专题讲座,以“身边事”警示“身边人”,详细阐释了未经批准离开辖区、拒不参加教育等违规行为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并通过互动问答强化教育实效。
3品牌赋能,深化基层治理
通过开展“档案核查+集中教育”,实现了将法律监督嵌入社区矫正全过程,是新时代“枫桥式”检察室构建“全链条监督”模式的重要实践模式,有力推动基层治理从“事后纠错”向“源头防控”转型。香洲区检察院派驻南湾检察室将持续完善“监督+协作+法治宣传教育”联动机制,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推动检察职能从治罪向治理延伸,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来源:香洲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