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谣言“艾”上你,这些真相你必须知道
创始人
2025-05-12 10:17:43
0

在信息时代,别让谣言“艾”上你至关重要。这些真相你必须知道: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日常生活中的接触如握手、拥抱等不会感染。歧视艾滋病患者只会加剧他们的痛苦,我们应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目前已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感染者只要积极配合治疗,能很好地控制病情。了解这些真相,能让我们理性看待艾滋病,不被谣言误导,以科学的态度和行动去消除对艾滋病的误解与恐惧,共同为抗击艾滋病贡献力量。


目前,艾滋病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医学的进步已经极大地改善了感染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但围绕这一疾病的误解和谣言依然广泛存在。

你是否听过“共餐会感染HIV”“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这样的说法?这些流传甚广的误区不仅误导大众,还可能加剧对HIV感染者的歧视。

事实上,HIV的传播途径、检测方法、预防策略、治疗效果及母婴阻断都有科学依据,远非谣言所言。本文将为你揭开真相,帮助大家正确认识艾滋病,不让谣言“艾”上你。

传播途径篇:日常接触莫慌乱

谣言:与艾滋病感染者共同进餐或亲吻会感染HIV

真相:艾滋病病毒(HIV)仅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和乳汁等体液中。感染者口腔健康情况下,唾液中病毒量极低,且胃酸可迅速灭活病毒。与感染者共同进餐、礼节性亲吻和拥抱等日常接触不会感染HIV。

谣言:共用马桶、泳池或接触公共物品会感染HIV

真相:HIV在体外环境中极其脆弱,干燥、高温或含氯消毒剂都可以灭活病毒。HIV无法通过完整的皮肤传播,共用马桶和门把手等公共物品不会传播HIV。

谣言:蚊子叮咬会传播艾滋病

真相:HIV无法在蚊子体内存活和复制,因此不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当蚊子叮咬人体时,它会注入自身的唾液,而不是之前吸入的血液。此外,HIV的传播需要满足一定的病毒量,而蚊子无法携带足够的病毒,因此日常蚊虫叮咬不会导致HIV感染。

检测诊断篇:早筛早知不误判

谣言:尿液自检试剂不准确

真相:尿液HIV自测试剂是基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尿液中的HIV抗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但尿液检测为初筛检测,若检测结果呈阳性或疑似阳性,需立即前往医疗机构接受确证检测,确证结果阳性,方可确诊感染HIV。

谣言:HIV检测结果阴性可完全排除感染

真相:检测结果阴性可能是由于处于感染的窗口期,这个期间感染了病毒,但是检测结果显示阴性。根据国家卫生行业标准《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WS293-2019),现有诊断技术检测HIV抗体、抗原和核酸的窗口期分别为感染后的3周、2周和1周左右。另外,阴性结果需在高危行为3个月后完成再次检测,如果复检阴性且在此期间没有发生过高危行为,可以排除HIV感染。

谣言:HIV感染即艾滋病期

真相:HIV感染后疾病的进程分为三期: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根据《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急性期通常为发生HIV感染后的6个月内。部分感染者出现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相关的临床表现。无症状期持续时间一般为4-8年。其时间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和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的个体差异、营养条件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艾滋病期为感染HIV后的疾病终末阶段,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多<200个/μL。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体征及多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目前,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ART),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大大延缓病情进程。

预防策略篇:双管齐下降风险

谣言:暴露前预防药物会导致严重副作用

真相:口服暴露前预防(PrEP)药物(TDF/FTC或TAF/FTC)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头痛和腹泻,多为轻度且短暂,通常1个月内缓解。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罕见,需定期监测。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多国指南认为,PrEP对高风险人群安全有效,且可根据耐受情况选择不同服药方案。

谣言:暴露后预防仅适用于职业暴露

真相:根据WHO指南,暴露后预防(PEP)适用于所有高风险暴露行为(如无保护性行为、共用针具)。中国《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预防技术指南(2020)》指出,发生HIV暴露后,应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阻断用药,最好在24小时内,最迟不超过72小时。

谣言:使用PrEP后可以不用安全套

真相:WHO强调,PrEP对HIV的预防有效率约99%,但无法阻断其他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推荐“安全套+PrEP”双重防护策略,以全面降低风险。

治疗篇:科学用药寿命延

谣言:抗病毒药物无法延长寿命

真相:全球多中心研究START试验(2015年)证实,HIV感染者确诊后立即启动ART,可使预期寿命与普通人群差距缩小至小于5年,接近正常水平。美国学者在《柳叶刀·HIV》(2023年)发表的研究指出,若感染者确诊后立即启动ART并持续抑制病毒,其预期寿命可接近正常人群水平。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有个关键前提,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若确诊时已发展到艾滋病晚期,治疗效果会打折扣。

谣言:治疗期间无需定期监测

真相:按照《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要求,接受ART的HIV感染者需每3-6个月检测一次病毒载量,目标为<50拷贝/mL,以确认病毒抑制效果。定期监测不仅是评估疗效的手段,也是早期发现治疗问题(如耐药、药物不良反应)的关键。

谣言:病毒抑制后可以停药

真相: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指出,停药会导致病毒反弹和免疫系统受损。即使病毒载量降至检测不到的水平,也需持续服药以维持疗效。

预防母婴传播篇:高效阻断母婴健

谣言:HIV感染者不能生育健康后代

真相:通过尽早服用抗病毒药物干预、安全助产和产后喂养指导,HIV阳性母亲传给婴儿母婴传播率可降至2%以下。在怀孕前要做好孕前HIV检测,接受规范的预防母婴传播服务。对于男阴女阳家庭,在女方接受ART且病毒持续控制的情况下可选择排卵期自然受孕或者体外授精。在男阳女阴家庭,也可在男方进行ART且病毒持续控制后,在排卵期进行自然受孕。

谣言:母婴阻断药物会对胎儿造成严重伤害

真相:目前WHO推荐的抗病毒药物方案已在大量研究中被证实安全有效。尽管部分药物可能有轻微副作用,但总体上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远小于HIV感染本身带来的健康风险。孕期规范使用ART不仅能保护母亲健康,还能有效降低HIV母婴传播风险。

(中国疾控艾防中心 单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福州首个龙舟主题公园将于15日... 福州首个龙舟主题公园将于 15 日正式建成开放啦!这无疑是福州文化与体育的一大盛事。公园内,精心设计...
“中国新疆太美了,完全超出了我... 5月8日至12日,冈比亚记者团一行先后前往昌吉回族自治州、乌鲁木齐市、喀什地区参访,他们走进新闻单位...
Mhmarkets迈汇:化学突... 5月14日,Mhmarkets迈汇表示,一项新的化学突破可能彻底改变塑料垃圾的处理方式。传统的塑料回...
北京银行:涉康得新证券虚假陈述... 5月14日,北京银行(601169.SH)公告称,其涉及浙江中泰创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证券虚假陈述责...
观察|本轮印巴冲突或促使印度空... 巴基斯坦和印度军队之间最近爆发的冲突,就战斗机之间的对决而言,巴基斯坦空军占据了上风。据央视新闻5月...
科创板晚报|巨一科技与小米汽车... 《科创板日报》5月14日讯 今日科创板晚报主要内容包括:多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
FPG财盛国际:油价上行空间仍... 5月14日,FPG财盛国际表示,尽管美中贸易协议的达成缓解了全球经济崩溃的担忧,但石油市场的供应过剩...
2025年汇丰全国青少年高尔夫... 5月14日,2025年汇丰全国青少年高尔夫球冠军赛重庆站在重庆庆隆南山高尔夫球会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
从能源装备向应急装备蓝海拓展,...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加剧已经是全球共同命题。世界气象组织数据显示,近五年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前十...
国足月底集结 全力备战18强赛...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本周末,在第13轮比赛结束后,中超联赛也将为接下来的国足18强赛最后两轮比赛让路...
诺和诺德与Septerna达成... 格隆汇5月14日|诺和诺德周三宣布,与美国生物技术公司Septerna达成价值高达22亿美元的合作与...
“520”临近 申通助力云花加...   “520”节点临近,全国鲜花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在“亚洲花都”昆明,申通快递昆明马金铺网点升级鲜花...
“中国新疆太美了,完全超出了我... 转自:天山网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沈祖孝5月8日至12日,冈比亚记者团一行先后前往昌吉回族自治州、乌...
指南针:5月14日召开董事会会... 指南针(SZ 300803,收盘价:64.87元)5月1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十四届第二次董事会...
李书磊率中共代表团访问摩洛哥 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拉巴特5月14日电(记者霍晶)应摩洛哥全国自由人士联盟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
源想集团(08401):4.2... 源想集团(08401)发布公告,于2025年5月9日(星期五)下午四时正(即配售代理配售未获认购供股...
中拉熊猫债研讨会召开,熊猫债是...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14日,中拉论坛框架内的分论坛活动之一——中拉熊猫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银...
人民财评:利长远,持续激发民营...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即将在今年5月20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
大洋环球控股(08476)回应... 大洋环球控股(08476)发布公告,本公司注意到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于2025年5月1...
【甘快看】 甘肃景泰:搬迁上楼...   新华社兰州5月14日电(记者程楠、郭刚)45岁的辛明祥吃完早饭,快步走进电梯下楼,跨上三轮车,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