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曾毓群一直致力于推动能源领域的发展。他强调要进一步提升新型储能市场化运用水平,这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储能能有效解决能源供需的时空不匹配问题,助力实现能源的稳定供应。通过市场化手段,可激发企业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新型储能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曾毓群的这一观点,将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持,推动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在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认为,新型储能是支撑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装备,也是国际能源竞争的战略新领域。当前,我国储能的市场参与机制尚不完善,储能电站面临调用少、利用率低、回报周期长等问题,储能价值难以充分发挥。希望进一步完善市场参与和保障机制,提升新型储能的市场化运用水平,加快推动储能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在曾毓群看来,需要完善的新型储能市场参与机制主要包括电价机制、成本疏导机制和容量补偿机制。对此,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拉大峰谷价差,为储能等灵活性调节资源创造合理的盈利空间;二是丰富适合新型储能的辅助服务交易品种,并推动辅助服务费用向电力用户侧分摊,让储能成本得以合理疏导;三是完善容量补偿机制,加快出台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核定规范和实施细则。
安全保障方面,曾毓群建议,借鉴电力行业定期检修机制,建立适用新型储能的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形成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具体检测方案,明确储能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的检测条件、方法和周期等。他表示,定检机制将及时剔除“带病”储能,确保储能电站在全生命周期内安全可靠,为储能产业实现高水平运用、转向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记者 林清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