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在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叶文慧轻轻将奶粉样品瓶放入高分辨质谱仪,电脑屏幕上出现的数据映在她专注的眼眸里。这位伊利集团婴幼儿营养品事业部医学副总监的日常工作,关乎着千万婴幼儿的“第一口粮”。
多年前,中国母乳数据基础薄弱,婴幼儿配方奶粉研发长期依赖国外数据。2013年,叶文慧参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中国母乳成分研究应用和产品安全性控制研究及其产业化示范”,开展母乳研究工作。在伊利集团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她带领团队联合全国几十家医院,逐步构建起覆盖29个省份的母乳样本采集网络,分析出1000多万个母乳成分数据,建成包含千万数据的中国母乳研究数据库,推动国产奶粉母乳化技术站上世界潮头,用科技守护“未来”。
“为何要花如此大的力气进行中国的母乳研究呢?”面对记者的提问,叶文慧的答案清晰且坚定:“每个宝宝都应该获得最适合的营养。我们只有掌握了中国母乳的营养‘密码’,才能打造出更加贴合中国宝宝营养需求的配方奶粉。”
2019年发布的《中国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调查报告》显示,我国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9.2%,与《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设定的50%目标存在较大差距。而因饮食、地域的差异,中外母乳之间的差异非常大。要想生产出最接近中国母乳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还需厘清母乳对婴幼儿的健康效应,实现有效转化。
进行母乳研究,收集样本是基础中的基础。早些年,为获取一组母乳样本,叶文慧辗转飞机、火车、汽车,甚至搭乘颠簸的“摩的”,历经十几个小时星夜兼程赶往目的地;为确保母乳样本的有效性,每10毫升的样本就需10公斤左右的冰袋保持低温,她常常拎着二三十公斤的恒温箱穿越人潮涌动的交通枢纽;为精准捕捉婴幼儿食用奶粉后的肠道反应,她不仅要在宝宝家附近连续“蹲守”数天,还常常改签机票、车票,只为及时收取婴幼儿的粪便样本……
为了采集更广泛、更有代表性的样本,叶文慧走遍大江南北。在采集过程中,很多妈妈不愿把宝贵的母乳捐出来。为了与妈妈们更好地进行沟通,她自学获得公共营养师三级认证,并不厌其烦地介绍母乳采集背后的用意,累计采集超过16万毫升的母乳样本。
“每一份样本,都是我们用耐心和真心换来的。”叶文慧感慨地说。
这份执着化作科学攻坚的力量!
叶文慧作为研究骨干参研“十二五”“十四五”国家课题、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以及牵头企业自主科研项目等共计20余项科研项目。她带领团队深入研究,发现了我国母乳中α-乳清蛋白、β-酪蛋白以及结构脂等营养成分特点,厘清了这些母乳成分对婴儿生长发育、肠道健康、免疫调节、神经发育的健康效应,相关研究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7项。
“我们的部分科研成果填补了行业空白。如首次验证了高Sn-2棕榈酸酯含量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对中国婴幼儿的肠道菌群和神经发育的有益作用,为生产适合我国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配方奶粉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叶文慧说。
厘清母乳健康效应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要想将基础研究、研发数据变成现实可行的技术,还需要攻克包括检测、配比、验证等方面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其中不乏国际技术壁垒。
面对诸多困难,叶文慧迎难而上,开展新发现的母乳成分——2'-岩藻糖基乳糖的检测研究,通过联合攻关,最终建立了婴幼儿配方奶粉中2'-岩藻糖基乳糖的检测方法,为国内第一批添加2'-岩藻糖基乳糖的配方奶粉上市奠定了基础。
科技成果转化始终是叶文慧的终极目标。“将实验室里冷冰冰的数据转化为消费者可切身感知的利益,是我们最欣慰的事儿。我们通过协同产品研发团队,推动十多项创新成果应用于金领冠系列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提升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母乳化水平,中国母乳化专利配方技术更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叶文慧说。
实验室数据再完美,也要经得起市场检验。产品上市后,叶文慧主导开展多项婴幼儿喂养观察研究工作。与北京大学合作,通过长期喂养跟踪研究,发现应用中国母乳研究创新成果转化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喂养儿在生长发育、营养素吸收、有益菌定植等方面与母乳喂养儿无显著差异,进一步验证了中国母乳研究、母乳化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重要作用。
如今,叶文慧的科研版图已延伸至人才培养与行业生态建设。她充分总结个人研发工作经验,梳理形成集人才培养、技术培训、成果验证为一体的一整套人才培育模式,提升了近百人的专业技术能力。目前,已培养产品研发工程师、营养研发工程师、营养研发专家5名,建设了科学背书知识平台及母乳研究成果转化平台,为更全面、更深入的营养研究及成果转化构建了充满潜力、活力的工作体系。
“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这个称号,是对我的鼓励,更是鞭策。我将在乳业科研一线持续突破,把更好的营养带给下一代人。目前,我们正在进行适用于早产儿、过敏儿等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研究。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是针对患有特殊紊乱、疾病等特殊医学状况婴儿的营养需求而设计制成的食品。这类食品技术含量高、开发难度大,被公认为是‘婴幼儿配方奶粉产业皇冠上的明珠’。通过对该类产品的使用安全性、营养充足性和特殊医学临床效果的研究,可为后续研发和临床使用提供科学参考,进一步提升我国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国际竞争力。”叶文慧说。(记者 韩雪茹)